西餐的餐桌礼仪
朋友的女儿读初中的时候来到瑞士,最近要去德国游学,进修德语。
我觉得是时候让尼古拉和她一起学习一下餐桌礼仪,这样以后出去做客吃饭,就会比较自信和知礼节。
西餐和中餐不同,西餐桌上的第一要点是不可以“吧唧”嘴,其实国内的餐桌礼仪也是不可以的,只是很多人没注意。看到近期很多国内介绍美食的视频,演员试吃的时候声音很响,听着非常难受。🥹
我觉得最好的教授他们餐桌礼仪的人是房东太太,于是联系她,想请她到家里来吃饭并上课。我虽然以前跟着她学习了很多,但是我觉得由她来介绍会比较正宗。
她欣然同意,并提议到她家去,由她准备西餐才好。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这样可以由她设计菜式和课程,而不需要配合我的菜式。
去到她家,她说她准备了最简单的食物,但是,有着最复杂的吃法,这样小朋友们就可以得到全部的训练。
不过她说,她教的是法式餐桌礼仪,瑞士的和德国的会不一样,我让她放心,法餐礼仪是规矩最大的,知道法式的,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只是入乡随俗而已。
到了房东太太家,她已经大致准备得差不多了,看得出,她是非常认真并用心地准备了的,令我很感动。
一方面,应该是她很感激我介绍给她的中医,帮她解决了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因为一直以来我和她保持的良好关系,她也能明白我请她做这个课程的用意和用心。
她首先请同去的小姑娘摆了餐桌,并教她如何摆放餐具和餐巾。
吃饭前,要把餐巾轻轻打开,铺在膝盖上,餐巾的一大重要用途是不让食物碎屑和汤汁弄脏衣服。
法餐中,两手都要放到桌面上,但是不可以把手肘撑在桌上。
她准备的第一道菜是冷番茄汤,这个汤非常简单,只需要把西红柿黄瓜等所有的东西打碎后放入冰箱,冷藏一下,吃前拿出来就好。
注意喝汤时背要挺直,不要把头去凑汤碗,而是要把汤用勺子送到嘴边;汤碗可以稍稍从侧面提起倾斜,便于取汤,但汤碗不可以离开桌子。通常这时会配有柔软酥脆的新鲜面包,配汤食用的。
第二道是生菜沙拉:吃蔬菜沙拉的时候,不要像兔子吃菜那样,嘴里一半菜叶嘴外一半;要把菜叶用刀叉折小叠好,才放到嘴里,法餐中生菜叶不可以用刀切,这个规矩可能源于很久以前的餐具质量不纯,把菜切开会影响健康!
第三道是意大利面配素食炸肉排:意大利面吃的时候也是要绕到叉子上,或者用勺子辅助绕到叉子上,然后递到嘴里,而不是像在中国吃面那样地吸。
有的餐厅在吃意面的时候会提供围嘴,避免顾客因为酱汁把衣服弄脏,商务活动中尽量避免点意面,如果主人安排了,系上围嘴会让你避免有弄脏衣服的尴尬。以前看有文章介绍,英女王宴请菜单中从来不用意面或通心粉,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尴尬。
肉排吃的时候要从自己一侧开始切,吃多少切多少,所有的食物都应切小,然后送入口中。
不要在咀嚼食物时说话;拿起水杯和酒杯之前,用餐巾把嘴轻轻按一下,以避免在酒杯上留下油渍。
每道菜吃完后,把刀叉归拢,放在四点钟的方向,表示你吃完了,服务员看到这种情况会自动收拾;刀叉分开放在两侧,表示你还要添加。
正餐后是干奶酪:这些在法餐和瑞士餐桌上是饭后必上的,一般会配以硬硬脆脆的面包或者谷物饼干佐食,这时的面包是用来品尝奶酪的,不是用来充饥的。
切取干奶酪一般有公用的刀,每样取一点放到自己的碟子里后,再用自己的餐刀把奶酪抹在面包或饼干上,吃多少取多少,切记不可浪费。
奶酪有软和硬的,带孔的刀适合切软的或者溏心的,不会粘着在刀面上。
最后是甜品,水果沙拉。甜品在瑞士也可能是巧克力或者蛋糕,冰激淋等。
甜品之后是茶和咖啡。
佐餐一般用红葡萄酒配肉,白葡萄酒配鱼和海鲜,粉红色的葡萄酒我个人觉得口感最好,可以配所有菜品。
每种菜品都有自己相对应使用的餐具,根据菜品和上菜顺序,一般从最外侧的开始取用。
注:
1)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这样讲究的。
2)西餐讲究光盘,不浪费,吃多少取多少。
朋友的女儿在房东太太那里学习了法餐礼仪之后,又问我,中餐中的礼仪是怎样?
我说中餐礼仪我不是权威,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规矩,我只能把我知道的我生长的城市的规矩,大致介绍一下。
其实无非就是座位的顺序,国内是长辈,上级或者是主人坐主宾位,一般面向门。
吃饭的礼仪用筷子的礼仪,基本网上都可以找到。敬酒的规矩很多,我不熟悉。
其实,餐桌礼仪描述最清晰也最讲究的是《红楼梦》,《红楼梦》中对餐桌礼仪有非常详细的描写,最著名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的第一顿饭,其次是探春,宝钗和李纨替代王熙凤治理大观园时的一顿饭,都详细描述了餐桌礼仪。
一直以为分食制,使用公筷是现代的规矩,其实在《红楼梦》中很多描写都是分食的,特别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分食,盒装,各取其需已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