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从“凡人皆有一死”的角度来解读佛法三境界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南雨风轻
老树换新芽

小说《冰与火之歌》中有这么一句“Value Morghulis”,是高等瓦雷利亚语,翻译过来就是“凡人皆有一死”,看过《权利的游戏》的人,大概都有了解。

其实人死不足为奇,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永恒的事物存在,就连上百亿年的宇宙,在时空的长河中,都不能幸免,更何况区区千年历史的人类。

但是瞬间的也是一种永恒,而这种永恒只能存在于短暂的人类历史上,越出了这一范围来谈人类,那么一切都是虚妄。甚至来说,目前人类的所有认知都深深的烙上了“人”的印记,一切我们所能认知的都是人类加工过的东西,都避不开人为的因素。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所认识到的科学都不是纯粹的科学,所有的认知,前面都深深隐藏了人为二字。但这也是人类伟大之处,让一切认知服务于人类所欣赏的舒服的范围内,把一切不管是先验的还是理论的都无限地靠近自然规律,这样,整个世界才会焕发无限活力、生命力,顺着“人”的视角而不断修正和发展。

佛法也是如此,最初是发扬人性之善,苦修来世之福,后面教众多了,影响广了,就变成了统治阶级的管控思想、教化民众的工具了。

抛开这些不谈,再来解读佛法,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类:

(1)知我

知我是“凡人皆有一死”的第一境界,就是把另一个自己对立出来,从旁的角度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确保客观性。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进行自我剖解、自我分析。其中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就是典型代表,现代医学、生物学对人体基因工程的研究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后面如果还要深究,那应该是人类的思想,这是人之为人的灵魂。所以说自古至今人类一直进行着自我认知。

(2)忘我

忘我是“凡人皆有一死”的第二境界,是知我的延续,就是克服自己,战胜自己,到了这一境界,就应该是灵魂和肉体分离开来了,也就是说很少受到人性的羁绊。人类对自我的认知,终究是有目的的,其主要是为了克服和战胜人性。无论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还是科学里面人体研究学,都是为了克服人自身的弱点。比如贪痴嗔慢疑、肉体上的病变等等。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毅力和自律性,甚至还要忍受肉体上的痛苦,这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战胜,也因此才会出现重复的犯错和历史不断的重演。

(3)无我

无我是“凡人皆有一死”的第三境界,也是修佛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这是所有修佛者乃至芸芸众生所追求的境界。这一境界已经远远突破了前面两种境界,脱离了苦海,摆脱了六道轮回,修成了正业,得到了善果,用现代大家能理解的话讲,就是得道成仙。众所周知,仙已然是非人类,就是说共业已满,不再受人间轮回的磨难。简而言之,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然而不管是知我、忘我,还是无我,最终都是在做熵减运动,是一种反人性的过程,这也是人类文明开化、不断觉悟的历史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权威都可以质疑,所有人为的东西都可以改变。就像爱因斯坦质疑以牛顿为代表的狭义相对论一样,这才有了广义相对论的出现,但这种出现不是结局,而是开始。

结语: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必获重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