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家文学梦人生格局的修炼紫荆

写作变天了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10人  星韵r

原创: 寻虎纯文学 寻虎纯文学 

点击上方第二个蓝色字体即可关注

现代社会,人的经验没有古代那么多,也是故事衰亡的一个方面。

过去是家族,村庄,人际关系交织细密。

现代人即便恋爱,其实也是很仓促的,其他人际关系更是仓促。转为精神体验更多,心理更多。

举例,过去村子里男女恋爱,虽然是介绍的,但是两个家庭是交织的,有很多仪式,很多关系网。

波澜在这里升起,是慢节奏的情节故事。

现代人的恋爱,是一次次重复吃饭看电影什么的。然后突然求婚。没有多少人际关系。所以注重个体的精神体验和心理。

这仅仅说的是故事层面。美学层面更是差别大了。

现代人本来就是个体,过去的人是集体人。

现代人的个体精神状态,独立性如何,是另一个话题。

现代小说,如果人物众多,会很乏味。

挪威的森林,如果再多几个男女同学的交叉故事,会怎么样?成了校园小青年的追梦故事。

就算我们小时候的农村,和路遥的农村都很不同了

改革开放后,和之前区别很大。现代小说写一群人,写复杂故事,会很乏味。

我单说故事的有趣性,就远不如水浒三国,甚至不如路遥时代。

九十年代生活,就更不能写很多人物了。

除非写五六十年代,但是你得年纪够大啊。

快节奏,网络化,物质化,符号化。现代人的恋爱风波再大,其实也简单。

无外乎第三者插足,或者金钱爱情。

作为场景,没几个。不写精神,不写心理,还能写什么呢?

就算故事很好,审美趣味也变了。

故事没有毛姆那个程度,不好玩了。毛姆一百年前的人了。

张爱玲自己就是大家族里长大的。她写大家族并不多,人物最多也就七八个。

人物一多,精神和心理就浅了,趣味也就差了。

写作变了,所有的体裁都变了。

原因很多,第一条还是美学上的原因。

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些,说的似是而非。

百年孤独人物众多,一个是马尔克斯功力深厚。但是,有几人注意到作者后续的乏力?

七代人,美洲的大农村,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你在读他的《族长的没落》,你会发现《族长的没落》更好,人物要集中得多。

但是有多少人读《族长的没落》呢?起哄呗。

《百年孤独》的确好,但没好到那个程度。怎么写,也没有办法追上卡夫卡。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心灵的深度不是篇幅和人物众多就可以的。

- 选自寻虎文学课堂 -

欢迎进群讨论

助理微信:a1773010819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