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

2017-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伟伟仔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就是指书背后的价值观。水浒最大的价值观是什么?义气,义气适用于哪里?古惑仔。三国典型的价值观是什么?权谋,权谋的市场是什么?老奸巨猾。价值观最大的作用是引导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往一个方面说就是一个人的性格,说什么样的话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以上只是非常简单的例子,下面来点复杂的。

价值观简单点说就是衡量标准,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在哪里?当然是在你心里啊,你在用心里的一个尺子去衡量你所遇到的所有事物,你所接受到的所有信息,这不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东西,哪什么才是?

作者也阐述一个观点,朋友在述说一件事,长辈在告诫一个道理,背后所表达的都是一个衡量尺度。价值观就藏在所有你接受到的信息里,任何人的看法都是在表述他自己的衡量尺度、评判标准,这个衡量尺度、评判标准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具现化。而你捕捉到他的衡量尺度、评判标准,就能推导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松蔚写了一篇文章,猜测林丹为什么出轨,列了八个不同的理由让网友选择最可能的那一个。然后,他告诉我们,你选择最大可能选择不是林丹的可能,是你内心的映射,是你遭遇这种事情最大的可能。同理,别人对你说的所有,内在都是在表述他自己的价值观,而你听进去了什么你赞同他的哪几句话也都是在映射你的价值观。

价值观具有稳定的倾向性。不说那些表里不一的人,说实在的那也好分辨,真正有一些带着笑容正正常常说话,心细如发的人憋坏心,老实人耍心眼(说的就是我),真的很容易掉坑。工作需要利益追求,绝大多数人都必须维持出一个好的形象,私底下谁真正了解谁?!讲真谁也不会没有理由的去坑人,大多数时候也不会,没必要。一入社会人,还能有几个朋友,带着一颗美好的初心,只是为了识别这个人能不能相信,能不能深处。这里说到价值观具有稳定的倾向性,一个简单的词:性格。性格就是某些稳定而固化的了价值观的表现,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有迹可循。原生家庭、过往工作经历(尤其是第一份正式工作)、学历给他职业风格的烙印,多看看、多想想。哪些行业人的成本意识比较高?比如制造业。哪些行业有很深的自由、平等、积极发言,尊卑观念不强?比如互联网企业。观察下属、上司、朋友,他每一份工作都会在他身上打下烙印,观察他的历史,就能预测到他将来遇到问题时他会怎么处理。怎么样去观察?你自己想。

为什么要谈论价值观,人是有两张面具的,在熟人面前撕破面具的代价比较高。有一篇挽情的文章,之后发给你。通过语言,行为方式中,可以识破他的面具。举个栗子,领导器重你,但他有时候说话两面三刀,如何判断是真的器重还是套路?①他有没有在他职权范围内尽可能为你申请到你需要的工资、资源;②他有没有向你分享一些公司未公开的信息,也就是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使你拥有信息优势;③他有没有把公司一些核心业务给你做,并向上上级汇报是你完成了这个工作。

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潜藏着一个价值观,付出总会得到回报,努力就会达到目标,成功可以有捷径,这都是简单的了。如果你看一篇故事,如何透过内容进入作者的心里,和作者对话?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你把名词全都圈出来,就相当于你能看到作者在那一瞬间所感知到的所有事物,然后形容词,你就能感知到那一刻作者的感受。还有另一个方法,统计文章里的高频词汇,大数据出现最多的词汇,甚至多篇文章,这需要电脑工具。有人用这样的方法去看咪蒙的文章,天呐,非常的恶毒,尖酸刻薄,她脑袋里的思维简直臭不可闻。稍微有点脑子,稍稍思考,文章看多了,自然而然思维深处会自动建立一个这样的机制。有时候看某一些文章心底会有微妙的不适,那就是潜意识在示警,在提醒你。而我想尝试的,是主动建立这个机制。

价值观是可以变的,可以自我塑造。下面这段话是抄的:价值观,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依靠内心的一套价值体系,选择一个相对而言更值得的去做。在你的这个价值体系里面,借钱的时候金钱更重要还是朋友更重要,找女朋友的时候外表更重要还是品行更重要,跳槽时薪水更重要还是平台发展更重要,周末享受生活更重要还是为事业学习更重要。读完上面这段话你有没有发现,这中间隐含着一个过程:思考然后选择。价值观碰撞最激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谈恋爱。我说叔本华你说宋仲基,我要去钓鱼你要去逛街,我要去看书你要看电影,恋爱中肯定要互相迁就嘛,这里就引申出另一个说法,就是包容。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能不能相处?能,不走心的相处。走心必须得包容,总得有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吧,你在找那个理由时,也是在思考然后选择。所以又绕回来了,还是得思考。做什么才能让你“责无旁贷”的思考?看书!比如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它并不是都说的对,但能启发你对生活的思考。所以塑造专属于你个人的价值观,不是听之任之、被别人说的心服,就只有一个方法:思考。什么时候一个人思考的最激烈?发生重大转变、挫折,剧烈的遭遇时,才能让你有更深层次、更刻骨的思考,多难兴邦。

这全部思维都是反人性的,大脑总是会非常自然的放轻松,会觉得这些概念:啊,确实挺有道理,不错,也就这回事吧。每隔几天,这些概念就会变淡,想要真正掌握,熟练运用,必须要刻意练习,再度激发,才能长时间保持这个状态。

愿我们的成长,不是来自伤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