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专题投稿随笔散文散文

你有“树洞”吗?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9人  六月_cef1

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的最后一幕:主角在一片废墟中,对着一个荒芜的树洞,低声絮语,诉说内心的隐秘,然后用泥土将它覆盖。据说这样做释放了内心的烦恼,一吐为快;也免去了憋在心中受到煎熬的痛苦。

西方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叫做《皇帝的驴耳朵》。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瞒着所有的人,但是唯独瞒不了理发师,所以为了保守秘密,每一个理发师在理完发后都会被立刻处死。有一个理发师聪明地逃脱了被杀头的命运,但是他守着这个秘密守得很辛苦,终于在快憋不住时,对着山上的一个大树洞说出了这个秘密。然后,他如释重负。

这两个故事里的树洞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被选择承载着秘密的载体,是人们不能承载太多时的选择,是舒缓自己焦虑的最后驿站,是人们寻求心灵宁静的最后港湾。

我想知道的是: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树洞来承载秘密呢?树洞有什么值得人们选择和依靠的呢?树洞的安静、幽深让人安静,树洞的不说话,不宣扬更值得托付。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树洞愿意承受这些而不会因为守着一系列的秘密把自己逼疯。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总有一点儿心底的小秘密,连幼小的孩子都知道自己做过的坏事不能让人知道;再大一点儿了,青春的懵懂,细腻的情思,都是掩藏在心底的秘密;长大了,工作了,各种压力,各种经历,各种不同的心思,都是不能轻易诉说的秘密……时间长了都成了压抑,幼小的孩子用不了多久就会露出自己的秘密;青春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写了青春的日记,淡化内心的思虑;唯有成人的世界中总有摆脱不了的无奈、无语,不可说,不能说。

此情此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树洞,关键是:我们有自己的“树洞”吗?

这个树洞,安静地生活在你的周围,不需要时简直就不存在;在你需要时,立刻就出现,向你敞开心门,没有任何要求地承载你的秘密,消弭你内心的情绪垃圾;这个树洞需要足够大,足够坚强,足够能承受——既能承受自己作为树洞的烦恼,还能承受你的烦恼;这个树洞,绝不外泄你的秘密,还要理性地处理你的情感发泄,不被你的情绪所感染。

其实,这个“树洞”,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那个像树洞一样安静、宽厚、理性的人。可是,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人吗?

作为人的个体,他(她)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烦恼,有自己承担的一切;作为你要求的“树洞”,他(她)得毫无怨言地承载你传递给他(她)的所有的信息,包括喜怒哀乐嗔,包括指责抱怨和不且实际的幻想;而他(她)得有足够的定力不被你的这些情绪影响,还得有足够的智慧引导你的倾诉,化解你的固执……他(她)得像父亲或者母亲一样的包容宽容你,还得像朋友爱人一样地理解体贴你,更得像一个爱人一样无怨无悔地追随你。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男闺蜜》,男主角宽厚、理性,又体贴,不但能帮助朋友们解决众多的麻烦,还能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充满正能量的指导。他承载了太多的秘密,就是类似“树洞”的存在,但是他比树洞更温情,他用自己厚重的知识内涵把秘密中的负面情绪化解,炼化成更积极更阳光更乐观的力量。这个类似“树洞”又超越“树洞”的存在,是很多人可遇又不可求的,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

现实生活中的谁能成为这样的“树洞”呢?现实中的哪个人能具备这么超然的能力呢?谁又愿意成为这样的“树洞”呢?他要有丰厚的知识作为铺垫,得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经验,还得有关注心理变化的技巧去引导和化解,更需要有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才能成为“树洞”一样的存在!

所以,生活中真的没有这样的“树洞”。

其实,没有“树洞”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自己要成为自己的“树洞”,以宽厚自我成就昂扬自我,以敏捷自我化解阴郁自我,以乐观自我激励成长自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