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片段性与双重视角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国学语言大师,他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能驾驭多种写作手法,表达轻灵自如,且语言隽永,意蕴深厚。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便可感知其写作手法之娴熟,遣词造句之精当,主题意蕴之深刻。
该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该作品集共10篇,是鲁迅辗转流徙、心情苦闷时所写。“朝花夕拾”指早晨的落花晚上捡拾起来,此处意指到中年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百草园”是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指鲁迅小时上学的私塾名称。写作意图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温馨的回忆——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理性的批判——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本文写作手法之精妙,语言技艺之娴熟,实在令我赞叹不已。可供我学习的精彩之处太多太多了。现借此机会粗浅地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如本文被许许多多的读者所津津乐道的是写景的那一段,就精彩至极: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采用了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形声色味俱佳,春夏秋齐备,与下文的雪地捕鸟所写的冬季正好组成四季图,构思可谓巧妙;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写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活泼多姿。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充分展现了儿时乐园的盛况;用词贴切:肥胖、光滑、伏、窜、轻捷、低唱等词,既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又符合儿童的心理;还善于运用联想,由何首乌根联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了儿童天真好奇,热爱大自然的性情。
另外一个鲜明的写法是:对比与侧面描写的手法。为了突出三味书屋的无趣,作者运用了对比:前文的“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写得有多快乐,后文的三味书屋读书就有多枯燥,形成鲜明的反差,就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更能突出文章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而三味书屋的无趣,作者也作了正面的描写:教学内容的单调,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懂,教学方法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而作者也写了在三味书屋看似与读书无关的事:如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这就是侧面描写,衬托出三味书屋太过于无趣,以至于小朋友们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子,反映出孩子们的天性,即使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孩子们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快乐。
以上的写作手法已经被大众所赏析,今天,我想从其他的角度对本文进行品读与鉴赏,下面说说我读书的粗浅感受与收获:
具有“片断性”和“双重视角”的特征。
回忆性散文一般具有“片断性”和“双重视角”的特征。“片段性”体现在:全文并非写一件连贯的事,不追求叙写事件的完整性,可以由多件事连缀成篇;“双重视角”即文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的感受,在本文指“小”鲁迅的感受与成年后“大”鲁迅的感受。
一、“片段性”的具体表现如下:
主要写了“百草园的趣事”和“三味书屋学习的枯燥生活”两大件事。全文经由两个地点的两件大事组合而成。而在这两件大事当中又穿插着许多件不容小觑的事。
“百草园的趣事”中重点写了百草园的美丽景致和我在百草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以及由此生发的联想;最后还写到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趣,但可以在雪地上捕鸟的乐趣。总之,“百草园”中描绘的大体都是快乐的事。归纳一下,就是着重写了“有趣的景致,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活动”三个片段,前半部分的笔墨主要在一个“乐”字上下功夫,做足了文章,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乐园,意在叙写童年的无拘无束,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花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由快乐的追求等。
诚然,短暂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时光的滤镜下会变得越发美好,越发弥足珍贵,人这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大抵是童年的味道。
另外,有趣的百草园又与下文乏味的三味书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主旨,理性批判封建社会落后的教育制度。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构思精巧,手法娴熟。
而“三味书屋枯燥的学习生活”主要写了如下几个片段:拜师礼仪,问“怪哉”虫遭拒,单调的学习生活,逃课去小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的可笑画面,先生读书入神,学生各得其乐等几件事。
具体写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作者对先生是敬佩有加的,即使不喜欢枯燥的学习生活;本来该写在三味书屋如何学习才是正题,可作者不按套路出牌,偏偏要由课堂走到室外,宕开一笔,写作者去后花园的快乐。尤其写到师生读书时的可笑情景,令读者忍俊不禁,还写到了“我”在课堂上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看到此处,读者的嘴角不经意间漾起了笑意,原来如此严肃的鲁迅先生少时竟然也如此顽皮,竟也敢在老师的眼皮底下玩起了“分身术”,少年鲁迅这小可爱套路还真不少。活泼可爱,苦中作乐的小鲁迅跃然纸上,读来不禁哑然失笑。
二、“双重视角”体现在哪呢?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文中可否感受的到呢?“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的呢?“双重视角”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本文或许不太明显,我先说一个耳熟能详的事例,或许就会更清晰什么是“双重视角”。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也是回忆性散文,文中的双重视角就特别显著: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其中的“聪明”就是反语,应为“太幼稚,太不理父亲”的意思;“漂亮”是“得体”的意思。说明那时的“我”只知道批评父亲、嫌弃父亲,嫌弃父亲说话不太得体,丢了自己的面子,不懂得尊重父亲,不理解父亲,但后来终于理解了父亲,终于知道自己当时太幼稚,太不懂事了。这就涉及到了过去的“我”与今天的“我”,两者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然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自然也是从两个层面观照那些过往之事的。
第一段:
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
不动声色的陈述中流露出中年的作者对美好年华逝去的感伤,流露出作者对儿时快乐时光的感慨。
最后一段:
“最成片段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
以及句子:“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我们“看见”了那个感伤世事的“大”鲁迅,正满含着昔日的小康之家堕入困顿时的苦痛;当年在孩子的世界里被奉为珍宝的东西,在成人世界里恐怕已经被当成砂砾丢弃了,被抛进了历史的滚滚尘埃中。对欢乐童年的无奈挥别,是中年鲁迅内心深深的痛与挣扎。
一个成年人,只有在对现实无奈时,只有被现实拷打得遍体鳞伤时,才会忆起童年的美好,才会从往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我们仿佛读到了一个心中满是伤痕的中年鲁迅。
“大”鲁迅无疑是带着成人世界的烦恼和痛苦追忆往昔的美好的。回忆美好,暂时忘却周遭的烦恼,也折射出成年世界的无奈。
“百草园”对于小鲁迅而言是真正的乐园,但在今天鲁迅的眼中,它并非单纯是个乐园,还是个学园,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知识,从实践中获得见识,从故事中增长学识,从大自然中获得常识。
而“三味书屋”在儿时的鲁迅看来是个枯燥乏味的学园,是个无趣的令人生厌的地方。但在“大”鲁迅的眼中却是一个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学习场所,以至于被家中长辈驱使着进入自己并不喜欢的私塾。作者按照儿童的视觉忠实地还原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本来面目,鲁迅没以成人的视觉叙写过往之事,也没对过往事件进行议论性的评判,始终冷峻的进行客观陈述,但字里行间又令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成年时的喜怒哀乐,这就是留白的艺术。好作品都能留给读者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去品读,去思考,去填补,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参悟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不单是回忆儿时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深刻地触及了关于人的成长与教育的主题。
以上是我品读此文的收获,读完是满满的激动,每一次的精读,都能有新的感受与收获。好作品带给我的是无法言喻的喜悦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