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活着》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富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富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富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美国《时代》周刊
我个人很喜欢腾讯的两档图片新闻栏目:《活着》和《中国人的一天》。作为图片纪实类新闻,《活着》并没有宏大的叙事和华丽影像,在大众媒体泛娱乐化的今天,《活着》还能够持续关注当下草根的真实生活,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反映社会转型之痛;并带给读者严肃的思考,应该算的上是新闻界的一股清流了。
纪实的影像风格,温情的文字评述,冲击心灵的生活场景。《活着》把镜头对准了社会角落中的平凡个体,用图片记录着他们的生存与梦想,辛酸与冷暖。
而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你我身边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他们为了生计而奔波忙碌,送快递,建高楼,摆路边摊,收废品,密不透风的房子,狭窄的小巷,潮湿阴暗的地下室,以及漫天飞舞的凉衣绳和垃圾,构成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他们数量庞大,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像机器一样不停歇的工作,但却鲜有人向他们投出关切的目光。
身处时代漩涡,居庙堂之高者听闻风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市井小民芸芸大众,倒也能从容梦想衣食无忧,但那些辗转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却最容易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被时代变革所碾压,面对现实,他们毫无还手之力,他们身上通常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作为追赶社会前进脚步的后进者,草根的命运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他代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生存的底线。
想要了解一个社会,就要先了解这个社会的底层,这也是草根的命运为什么总是被人们关注的原因,现实如此,文学作品亦是如此,以一人写一时之巨变,文学作品想要承载历史探索人性,就必然要将个体放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
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以过去七十年的中国历史为背景,以农民富贵凄惨的一生为主线,展示了个体被历史裹挟沦为历史玩物的悲惨命运。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富贵身上发生的悲剧总是接踵而至,让人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但是整部小说我们却感受不到作者任何的情感波动,即便是悲剧降临,作者依旧是用一种平静舒缓的语气来叙述,主动接受命运安排的无尽苦难,窒息掉所有突破命运的可能,努力的活着,就是富贵对自我命运的终极挑战。
那些令人陷入巨大悲痛的苦难,那些令人麻木的情感煎熬,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勾勒了出来,几乎平静到了一种冷酷,细思极恐,让人不寒而栗。
这是一本初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压抑的小说,正如上文所述.....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难过、窒息、荒唐、麻木,却会在你读完整本小说合上书本的瞬间涣然冰释,虽然小说提供的故事是残酷的,但当作者将富贵的一生用这种朴素平缓的笔调娓娓诉说时,我感到了时间正在一点点的治愈富贵前半生的伤痛,时间跨度的改变驱动了富贵命运的起伏变化,时间造就了富贵苦难的一生,时间也让这一切充满了朴素的温情。往事如烟,当一位老者到了暮年回忆起这一生的苦难时,一定是平静而幸福的。
只要活着,就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老人应该会这样说。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体验的追问:活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人眼中痛苦的一生真的就那么痛苦吗?关于这个问题《活着》给出了答案,在外人看来富贵惨淡的一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是当从富贵本人的角度出发,让他自己来讲述这一生时,却充满了平静与满足。关于生命体验的追问,《活着》从富贵的口中告诉了读者这样一个答案: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后记:《活着》虽堪称经典,但毕竟是那个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生存哲学。而现代社会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基本的生活保障,事殊事异,新时代下如何突破自身,转变思维,适应时代需求,使个体价值最大化,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