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前两天,我在文中提到了一种食品“捻捻转儿”,有些友友看了文说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
我们家是从东北齐齐哈尔来洛阳的(前面文中有讲过),我父亲说他在东北时也没有吃过这“捻捻转儿”。
可能这是洛阳这个中原城市的地域美食。
我在一位文友—梧桐树下秋雨声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过她写的一种美食—炸薄荷鱼,用嫩嫩的薄荷叶子,裹了薄酥皮油炸,成品金黄中透着嫩绿,煞是好看,每一个都像条小鱼,也因此得名,作者写得图文并茂,看了很有食欲。
这种食品我从未见过,也是第一次听说。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这种只有地域性标志,却又不被别人知晓的美食,不知有多少。
不过有一种美味,提起来的话,大概全中国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分男女老幼,应该没有说不知道、不喜欢的,这就是红烧肉。
生活中,红烧肉是一道常见的家庭美食,也是很多人的最爱。在中国,如果要找一些食物来代表我们中餐的话,红烧肉应该名列前茅。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有56个民族,饮食上也存在着南北差异,南北方红烧肉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不过一般来讲“南甜北咸”。
南方人做红烧肉,大多喜欢用酱油上色,而且是必须加入冰糖一起烧出来。有一次在上海吃红烧肉,红烧肉端上来,单从视觉上看,肉色外表有些发黑发亮,不过吃起来并没有油腻感,入口即化,这碗红烧肉很能体现一种说法:上海人做红肉“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浓油、赤酱、口感甜。
而北方人做红烧肉,喜欢用糖熬制上色,也叫做炒糖色。在我们家这个完全北方家庭里,做红烧肉就是全凭着炒糖色,基本上不再另外放糖,做出来的红烧肉,油光闪亮又红润咸香。配着白米饭真的能多吃两碗。
南北方红烧肉做法略不同,但是主料则是完全一致:采用上等的五花肉,最好是五花三层有肥有瘦的肉,用砂锅或者是铁锅小火慢炖。关于这一点,苏东坡曾作诗来描绘;“慢煮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在网上曾看过一个很有趣的性格测试,说喜欢吃红烧肉的人,一般都是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对任何事情不喜欢斤斤计较的人。
他们为人处世总是抱着一颗宽容之心,有时别人会觉得这样很傻,但实际上这样的人,只是比较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这种人人缘特别好,身边的贵人也很多,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能够得到贵人相助。
不知道看文的你,是不是也喜欢吃红烧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