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温情让我们动容(影评《那山那人那狗》)
算来,上次由于一部电影而湿了眼眶还是大一那会观看多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而这次却因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湿了眼眶。我自视我不是一个感性的人,某种范畴内,眼泪似乎与我绝缘,只是话又说回来,我也并非铁石心肠,毕竟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些温情叫我动容。
对于《那》这部电影,我早已是久仰大名,却因种种因素现在才看。观看下来,电影篇幅很短,节奏却缓慢的可以,似乎从头到尾,无一处高潮。乡邮员父亲因腿疾提前退休,因放不下这份工作,于是向上级请示由儿子来接他班,为了使儿子熟悉这条乡邮路,便和儿子一起踏上了这条道路,路途中,父子二人渐渐地寻回了最纯粹的爱与感动。
诚然,《那》绝对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有的只是一种娓娓述说,关于湘西的那片大山,关于山间潺潺流动的溪流,关于行走的的父子,关于父子之间微妙的感情,可这种述说不是单方面的说教与灌输,更像是一种云淡风轻地无意留白,就像清风吹过湘西那片片绿油油的山岗,梯田卷起了清脆的麦浪,就这么自然而然,就是这么感同身受。路就在脚下走过,溪水从身边流淌,时间溜走,云卷云舒,我慢慢地接近你,直至成为了你。一切来得似乎都是那么得漫不经心、毫无目的,可一切都被上了发条,摆置了正轨。影片中,儿子回忆付清小时候那段父亲常年在外奔波,无暇家中,总令我联想到我小时候父亲出差、那宛如昨日的情景;儿子骑在父亲肩上逛集市,到成年后背着父亲过河,“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小时候我总以为骑在父亲肩上看到的就是一整个世界,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世界是那么的大,父亲所给予你的却是他的全世界;影片最后儿子在熟睡中下意识地拥抱着父亲,父亲欣慰地笑了。不得不承认,看到最后,我已然是被打动。
任何优秀的电影,绝对不是单方面的说教。很大程度上中,电影是一种情感上的启蒙,充当的不过是一种导向工具。至于电影间的情怀,倒更像是好事者因这种启蒙而惹起的内心波澜。于是,观看电影在一定意义上,成了一种自我审视,自我诊断。
对于《那》中的情怀,一者是上文提到的亲情,二者是特有“围城”文化:山里的想出去,山外面的想回去。其实说穿了,《那》里的围城文化是一种倦鸟归巢的乡土情结,年少时的不可一世、雄心万丈,拼了命地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片中五婆的孙子;到了成家后,在日日守望着那片故土,如片中的母亲。而最初儿子对于父亲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也像极了游子近乡情更怯的情愫。三者是精神道德的传承:父亲干不动了,交给了儿子与住在山里的人一代又一代的恪守,两者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前者基于事业与操守,后者基于文化与祖辈。
当然,这三种情怀都有着共同的基调,即不忘初心。我想这也是影片所想给予我们的思想价值。黄土地黄皮肤,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另外,虽说整部电影自然流畅,却也有几处刻意的煽情,一处是五婆那一段,父亲故意用一封空白的信件与一张十元人民币假以五婆孙子的名义来安慰她,这一处莫名地让我有些出戏,联想到了贾樟柯《世界》里那位叫二姑娘的年轻工人的欠单;第二处是,信件被风吹散,父亲与叫老二的狗拼了命地去追信,这一处于我看来也有些用力过度。就是这两处,在这部电影中来的是有些突兀,多少有些一望平坦的大道上涌起了几个高丘的感觉。
给五婆的信 父亲追信再者,就是影片时间逻辑性的错误,开片字幕上写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湖南的西部地区“,看下来,明显有几处有着在时间逻辑上啼笑皆非的错误:如人民币的错用;儿子半导体里的音乐,姜育恒的《驿动的心》,迈克学摇滚的《that’s why》,为此我特地查了一下,前一首发行于1987年,后一首更为夸张,发行于1995年。这些自然是由于某种制作上的不严谨而导致的。
开片字幕 十元人民币 《驿动的心》 《that’s why》总之,瑕不掩瑜吧,这些不足全然没有影响整个片子的走向。我们总不能因几颗流星的陨落,而去厌恶整个宇宙吧。
最后,该片是刘烨与陈好的处女作,二人在里面可以说是嫩得能够捏出水来。并且,陈好饰演的侗族姑娘,她一笑,我的心就融化了。
by 黄凯
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