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

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大学四年我是不是白读了

2022-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走不丢的小狗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时光推回到高二那年,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那一年,国内有一部非常火爆的电视剧开播——《笑傲江湖》。

当然,是霍建华陈乔恩版本的。

和那些青春期荷尔蒙爆发的同学一样,我也不出所料、不足为奇、不负众望地迷上了这部剧。

后来有人把这种喜爱称之为“中毒”,我想,我中的“毒”恐怕要比他人更深一些。

“令狐冲,你有没有喜欢过我?”

“东方姑娘永远在我心里。”

网图/侵删

意难平啊……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我是剧中的令狐冲就好了,那我一定不会辜负东方姑娘。

可事实却是,大结局东方不败被挖心沉湖,令狐冲与任盈盈双宿双飞。

这种意难平就像一棵种子一样,在我心底疯狂的滋长。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用手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名叫“亦心为恩”的贴吧,里面有人在写该剧的同人文,改变剧中人物结局的那种。

于是,我便像当初迷恋电视剧一样,迷恋上了这篇同人文,不,应该说更加迷恋。

那么,我们谈论的是大学四年有没有白读,为什么要提这件事呢?

因为如果这个问题算是“果”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是“因”。

在高二之前,我一直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学生”,成绩好,为人老实,不给老师家长添麻烦,俨然就是他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也坚信自己会按部就班的把“好学生”这一角色一直扮演下去,直至高中、大学、工作、娶妻、生子……再到迟暮。

可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它不发生还好,一旦发生了就无法改变。

从这件事后,我开始迷上了看小说,甚至一度还效仿过“亦心为恩”那位仁兄,为《笑傲江湖》写过同人,不过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手写的,大概写了十几页后,发现自己文笔有限,就写不下去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原来,我的世界不只有三点一线的机械式生活,还可以有些别样的色彩。

理智告诉我,高中时期沉迷小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可这就像香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明知有害却无法自拔。

有时候,我把这种发生在我身上的“反常行为”解释为叛逆期,只不过我的叛逆期来的晚了一点。

人嘛,不都是要经历一段叛逆期么?凭什么我就不能有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尝到小说那种“美妙”滋味后,再让我安安静静抱着课本啃,便有种味同嚼蜡之感。

一年半后,我再次不出所料、不足为奇、不负众望地落榜了。

说是落榜,其实也没那么惨,是个三本,离二本线差了5分。

网图/侵删

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后陷入沉默。

这种沉默不是那种具有深层次含义的沉默,只是简单的沉默,字面意思而已。

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考上大学,只知道一本的一是要大于二本的二、二本的二是要大于三本的三的。

我呢?

我也沉默。

脑子里浑浑噩噩的,不知道是去是留。

最后,最有文化、最见过世面的幺舅给了我们全家人一个指导性意见,留。

我的复读生涯就此开始。

深刻的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后,我摒弃了手机,也摒弃了小说,把自己扔进了一个叫做“复读后悔一年,不复读后悔一辈子”的改造营。

事实证明,改造还是有效果的,我被改造的多考了六七十分。

531

这个数字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它让我又爱又恨。

凭借它,我“荣登”亲朋好友眼里的大雅之堂一本,也因为它,我再一次地迷失在“无望森林”。

“你这个分数有些尴尬,只能选择调剂了。”

这是我的另一位家乡舅舅的原话,他是我们县城某中学的高中老师,比前面那个舅舅还要有文化。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选择调剂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等我明白过来,已是6年以后。

我记得当时我还随口请示了一句:“既然一本专业不保险,那能不能把第一批次志愿填成二本专业啊?”

哪知,他就像看怪物一样转头看着我,“嘿?你这说的什么话,既然考上了一本如果不选个一本专业那不是可惜了么…”

这么一说,我心头那点无端的涟漪也就此消散。

一个月后。

“地理信息系统?嗯…还行吧,虽然有些冷门,但只要好好学还是可以的……那就这样,我这边还有点事。”

这个帮我填志愿的舅舅电话里询问了我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并勉励了几句。

那时候,我听着他的口气,觉得他应该是了解这个专业的,不然也不会说那样的话,于是也不再深思什么。

一想到马上就可以步入高中老师口中时时提及的“上了大学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大学,我的心情就忍不住激动起来,就连耳边柳树上的蝉鸣也觉得悦耳。

后来啊,我在大一那年遇到了她。

我又迷失在爱情里,整整一年,也……只有一年。

网图/侵删

等到了大一结束可以申请转专业时,才发现自己绩点不够,而且貌似自己也没有喜欢的专业可以转。

至于大二、大三我是怎么度过的,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就好像有人从我的大脑里摘走了这一片段,如果等哪天我找到了证据,我一定要去告他!

然后便是大四,这一年我倒是记得很清楚。

三位室友都在如火如荼的考研备战,我最终也抵不过这种潮流,选择了人云亦云,哦不,读书人的世界不应该用这样低俗的词,是和光同尘。

不知道为什么,在做人生的每一次重大决定时,我都会比别人晚上几分。

就像决定考研一样,有的人在大三时就已经开始准备,而我却要等到大四暑假。

晚做决定的结局可想而知,没有出现什么“某人只备考三个月就成功上岸”这样的励志桥段,继高考失利之后,我的人生再次失利。

“你可以选择考教育学,就是那种专业硕士,只读两年,你是学地理的,可以选择跨考学科教学地理,而且西南大学的学科地理不考数学……”

一位高中时期和我关系较好的朋友,在听说我的境况后,便好心向我建议。

我这个人向来不会拒绝那些真心向我提建议的人,以前不会,现在也不会,至于将来,那大约就是我写这篇回忆性文章的时候,我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

也许是自己不太努力,也许是自己对教育学不够狂热,又也许自己真的不太适合教育学而它又太难考上的缘故,我的二战之路再再次失利。

这时候,最初那个舅舅,也就是我的幺舅又一次发表指导性意见:“既然要当老师,那为什么要去当地理老师呢?一个杂科老师远没有主课老师吃香。”

“您的意思是让我报考学科教学数学?”我诧异的问道,我诧异的是我自己竟然没有幺舅了解我自己。

“当然了,你是读理科的,当数学老师比较好,你以后还可以到成都来教书,我也可以给你推荐一下,像很多私立学校的老师,每年工资都二三十万……”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在操场上和幺舅就“考上学科数学研究生后去哪里当老师”问题,隔空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

那晚的月亮都没有幺舅画的饼那么大、那么圆。

可惜,饼终究是饼,再诱人的饼也得用擀面杖一下一下擀,还得控制好火候,不能太心急了。

我就是太心急了,结果三战再再再次失利。括弧,我不是口吃。

这次我算是看明白了,我就不是考研的命,五行缺研!

当然,三战之事我是瞒着父母的,他们现在都不知道。

浪费了两年后,我终于认清了现实,来到了广州和父母团聚,想以此来给自己受伤的心灵找一个避风港。

可避风港是可以避外面的那些风浪,但屋里的却是避不了,而且由于空间狭小,屋里一旦起了风浪,那将是很恐怖的一件事。

“你说你20好几的人了,整天就知道混日子,你看看人家某某某的娃儿,他们结婚的结婚,挣钱的挣钱,你看看你……生下你我真是后悔。”

“你干脆去入赘算了,找个富婆包养,省的你在我面前碍眼。”

“当初在医院我真的应该和那个人把你换了,如果我现在养的是女儿就轻松多了。”

“我辛辛苦苦把你供到大学,结果你连工作都找不到,真是白读了。”

“你活着有啥用?干脆死了算了。”

……

网图/侵删

父亲凌厉的话,如最细密的针戳进人的肺腑和心窝,听多了你都感觉不到疼。

生,我是做不了自己的主的,但死可以。

可惜,我不想死,哪怕我一事无成、穷困潦倒。

现在我们可以把话题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大学四年我是不是白读了。

没有白读!这是我给各位读者的答案,也是对自己的答案。

你要问为什么?

在这里,我送给那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一句话(如果有这样的人存在的话)。

你以前所学到的、无意中所经历的、偶然中碰巧看到的看似无用不能够立即给你带来直接经济价值的东西终将丰富和照亮你的人生。

网图/侵删

诸君且不用百度,鄙人自己说的,不是什么名言,也没有得到印证。

不过我相信这句话,就如同我相信我自己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