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故事一:
她的丈夫出轨了他的同事。
而这件事让她意识到过去的自己竟然每天都在抱怨生活。
所以她做了一个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去抱怨生活,而是好好的重新对待每一天。
而她找到我,是期望通过和我的沟通,更好的调整她自己的状态。
她并不想和丈夫离婚,但她却无法再信任丈夫。
我和她聊起信任,我问她如果满分是十分的信任,现在能她能给对方几分呢?
她说1分。
我和她一起去找这其中的每一分都代表什么,都到哪些程度。
我说信任的本身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特别是对于你目前已经对他丧失信任而言。
所以不妨多看看他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另外如果你想重新和他回归正常的夫妻关系,我建议你对于他出轨的行为,提出他能够做到的合理要求。
从而让这件事翻页,毕竟如果你在之后遇到事情就提起这件事,只会将他推的越来越远。
就如同一本书,翻页并不是忘记,也并非放下,而是开启了新的一页。
很多时候信任的毁灭不是从0开始,而是进入负数的状态。
当心中有恨的时候,反而还不如路过的陌生人。
所以重建信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些对于对方来说不可原谅的事情。
还好的是,她为了家庭的完整,至少愿意尝试将这件事翻页。
故事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十分有道理,有道理的点在于,它将害人之心和防人之心分开来看待,害人是害人,防人是防人。
我遇到一些来访者就有时候分不清楚,例如信任与防备。
觉得信任对方就不应该防备对方,实际上是防备的不是对方,而是防备着伤害。
例如这样一个姑娘,她去日本出差了三个月,回来以后发现自己的男朋友交了新的女朋友。
她的男朋友几年都没有工作,全靠她帮衬。
身上穿的是她买的情侣衣,手机坏了是她给他买的新的。
和她聊的时候,她其实知道她男朋友是怎样德行。
但她觉得有感情,她们从小就认识了。
所以她不想去计较那么多,而我会觉得,她其实没有去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来作为自己的底线。
或者因为太了解对方的德行了,所以反而觉得对方做的没有那么糟。
但忘记了她自己本身是否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一些糟。
换句话说,太过理解对方,而忘记看到自己。
信任对方,理解对方,和保护自己并不相同。
所以如果被人信任,不要辜负,如果信任他人,不要忘记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