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
五月十五日,写点什么呢?说说“朋友圈”吧。
曾几何时,我也喜欢刷朋友圈,喜欢发朋友圈,那时的朋友圈,可以看到很多真风景,真性情,真容颜。
微商时代兴起,让朋友圈变成了利益圈,金钱圈,加之个人成长工作的缘故,很多人的微信加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杂了,就得分组。分组后,发朋友圈就有了顾虑。思量所发内容谁人可见,谁人不可见,实在令人心累。
长此以往,也就懒得发朋友圈了。刷朋友圈也是敷衍了事,知道没有什么可读的东西,也就少了期待,即使关闭朋友圈,也无甚要紧。
有人说,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或很少发朋友圈,我想这两者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人的表达欲是与生俱来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对于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的感受,总会刺激着人们说试图些什么。
“发声”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发声是争取,发声是呼吁,发声是谴责,发声是建议......唯有不断的发声,才能让人意识到你的存在,改变对你的认识,从而重新估量你的价值。
现如今的中国,尤其青年,发声的愈来愈多。得益于新媒体和短视频的兴盛,青年人有了更宽广的言路,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是好事。不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比起一百多年年前鲁迅笔下的中国,实在是极大的进步。
有了这些发声的群体,我们大可不需要“呐喊”的人了。
可令人不安的事情是,我们不像“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的青年,而只是向“钱”走的青年,至于“冷气”,摆不摆脱不重要,只要它不妨碍取钱的道。
发声的是越来越多,只是发“光”和“热”的少,绝大数发的是“冷笑”和“毒箭”。这样的发声,又有什么用呢?
昨的朋友圈里,一友发长文,内容如下:
如今的朋友圈,已鲜有这样真切的思想观点流露了。有些人明明憋了一肚子话,宁可烂了也不愿意说出来,这不叫成熟,这只不过同小孩学会憋尿一般。
当然,在此不是提倡诸位都放下手中生计,时时不断去发声,这是不对的。毕竟,对于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依旧是“行”,而不是“言”。
但不能为了生计,失去言语的功能,所以偶尔站出来说点什么,总归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