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几种常见行为解读

2021-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度蓝

1、打人、咬人。

安全感不足

打是排除的意思,是不要这样的意思。

家人有可能有打人行为

2、插话

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3、撒谎

幼儿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偶尔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

4、嫉妒

对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优越的孩子怀有一种不安、痛苦、怨恨的情感。

家长可以从赞许、严格要求、激发竞争意识、诚实待人等方面帮助孩子。

5、爱哭

想让父母安慰、同情自己,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这点很有感受,有时候都哭累了,不想哭了,也等不来父母的安慰,没有人来问问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哭?有时候即使父母问了,可能触及痛处,哭的声音更大了,里面有对事情的委屈,也有对父母的不满。现在想想就是不懂情绪,也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说饿了、渴了、困了之类的,对于情绪的命名不甚清楚,对于自己的情感也不会表达,以至于日后形成情结,情结就是未被表达的需求)

6、重复

个性原因、心理发展水平

7、撒娇

过度撒娇是任性。

情绪低落、心情不畅。

8、不合群

父母怕孩子招惹是非

住楼房没有同龄孩子

孩子怕生

孩子以自己为中心

有缺点

体弱多病

智力发育迟缓

性格古怪

不爱和同学说话,总是自己埋头看书

大人怕把屋子弄脏,不让孩子带同学到家里玩。

孩子没常性,玩一会就不欢而散

不爱和同学说话,总是自己埋头看书

9、执拗

孩子大脑发育是一个过程,    孩子用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去看待世界,这是童心童趣,成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是可能是执拗的,

对策:家长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予理解-沟通-引导。

10、发脾气

欲望过于强烈、现实无法满足。

11、偷窃

没有分清自己与非己,原始意义的“恋物”。


这是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总结的要点。以上几点我最敏感的是:执拗、不合群。前者是父母的评价,后者是我自己的评价。再仔细想,其实上述11点都有,只是淡忘了一些,或者个性中表现得不突出。

对于不合群这一点我的感觉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善于交往,不会言辞,利用学习、看书掩饰自己,看起来一副不合群,只爱看书的样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