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很喜欢胡适的一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太符合我学习书法的心境了。2017年8月1日,完全零基础的我,提笔写下歪歪扭扭的线条,9个月过去了,现在可以轻松地在宣纸上写下让现阶段的我比较满意的字,过程是缓慢的,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呀!
1. 书法之旅
西西老师按照汉字的发展历史设置的课程顺序是: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事实证明,课程设置地相当科学。
还记得刚开始,我充满期待地写下第一笔,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看似简简单单的长横、长竖还有练绞转的“葫芦”,却发现真的很难写好。老师不断鼓励我们,让我们“不着急、认真、细心”地写,专注地写。“热身”了一段时间,就进入了大篆的练习。吴昌硕老先生临的《石鼓文》朴实古拙,韵味十足。但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刚开始的书写,几乎就是在画画,看着老师的示范,一笔笔模仿,一点点揣摩,一天天练习。一个月后,人生中第一幅书法作品居然就这样诞生了,让我小小自豪了一下。
那个初秋的下午,我专注地写着,一抬头,发现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大篆的练习,让我能正确握笔,并且能静心写字了。进入小篆阶段,简直就是学习“工笔画”。《峄山刻石》笔画规整、精细,初学时,我如履薄冰,写得战战兢兢,感觉气都不敢大喘。老师一再让我们放松,把基本笔画练熟了后,就大胆写。我能体会到帖子里每笔都是细而匀、圆而浑,却怎么也写不到那么精细、那么匀称,总会歪扭,感觉无法胜任。但是练了十多天后,我一对比之前的作业,才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写细、写匀了,就如老师说的:沉浸、投入,日复一日,有一天你会发现“妙笔生花”。我离“妙笔生花”还早,但是可以尽量接近原贴的神采,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犹如学究,规规矩矩,浑圆匀整 写大字有雄浑豪迈的感觉小篆作品的完成,又让自己有满满的成就感,于是紧跟着西西老师开始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礼器碑》里的隶书,像一个个身姿婀娜的舞者,一水儿的朝着右边甩出宽大的云袖,方整又极具动感,相当美。波磔是初学者最难挑战的,况且,波磔与波磔还不一样,顿笔力度不同、收笔方向不同,写出的形状也千差万别。写着隶书,我欣赏着它的动感美,会想起以前看过的古建筑飞起的屋檐,也会联想到燕子那胖乎乎、圆润、有弧度的尾巴。枯燥、重复的练习里,也总有乐趣。
像在跳舞,像在甩袖 大气吗?我心里住着个侠士。 很喜欢这幅,有朴拙之趣,写的时候老觉得在面对一个可爱的老顽童第四个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那就是楷书。楷,意为楷模、典范,所以楷书结构森严规矩。不过首先学习的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并不是我们印象中中规中矩、方方正正的楷书,它有很多行书笔意,有速度,有节奏,犹如翩翩少年,俊朗飘逸,看上去清秀灵动,却笔笔有劲道。学了一段时间,正值春节,书社放假,我却很有写字的欲望,突发奇想,想把字帖通临一遍。于是上午、下午、晚上,一有空,我就心无旁骛地写,虽然时常被孩子、家务杂事打扰,但发现学到那个阶段,自己很容易静下心来,一坐下来便能进入状态。那七八天高密度的书写,让我睡觉闭眼,眼前还都是各种笔画,真的是挥之不去,自己好像很兴奋,也很享受。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那几天,闭上眼,都是各种笔画 喜欢褚遂良字体里的飘逸灵动和劲道通临一遍《雁塔圣教序》,让我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初学者要学习的太多太多了。这样的练习,让我的字耐看点了,下笔有力了。就这样,又过渡到颜真卿的《勤礼碑》。颜楷更符合传统的对楷书的认识,它横细竖粗,厚重大气、疏朗宽阔,相当稳健。跟着西西老师一步步学到这里,书社里的小伙伴们都欣喜地发现:会写捺了,撇自然了,一直困惑的出钩再也不是问题了……纷纷表示课程设置相当正确,完全符合书写规律,之前的迷茫困惑自然而然解决了。
这些天一直跟着小朋友听《三国演义》,想着雄才伟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最后的惋惜。就这样,西西老师带着我们徜徉在古老的文字里,领略美,学习美,书写美,亦古亦今。
2. 心灵之旅
除了教我们怎么写字,西西老师还给了我们很多资料,列出了书单。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蒋勋老师的音频资料。我先听的是《红楼梦》。细致的讲解,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巨著,认识到了曹雪芹的伟大。蒋勋老师一直会讲到“深情”、“慈悲”,讲到人性,讲到宽容。听他娓娓道来,真的会慢慢对生活中的很多事宽容、理解了,也会珍惜起身边的不起眼的美好。再听他讲台北故宫博物馆里的珍藏书画,学到了很多知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画的特点,知道了范宽、黄公望、马远等画家,原来宋徽宗在文化史上有如此重大贡献,了解了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第二、第三,并不是因为他们写得多完美,而是那字里行间渗透着书写者满满的感情,通过笔墨,把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真切地从古时传递到今人面前。蒋勋老师的书《汉字书法之美》让我这个对书法一无所知的人系统学习了汉字的历史,领略了各种字体的书法美学,知道了在自然中感知书法教育,明白了汉字书写与现代艺术的关系。特别佩服这位明明没见过却又倍感亲切的蒋勋老师,博学多识、谦逊有礼,能把没有生命的字画,讲得那么生动有趣,让我为之感叹。
对初学的我来说,《书法本体与多元》和邱振中的书太过专业枯燥,翻翻,就没有看下去。白谦慎的《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让我映像深刻的是:生活中很多牌匾、街头的民间书法也有可爱、有趣之处,从此,走到哪儿,看到字,我就会比较敏感,总要体会一下,喜欢的字迹都会拍下来。
过年的时候,西西老师特别推荐了艾克哈特托尔的《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初看,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看得很想放下。但老师一再推荐,必然有其道理。再看,明白点了,特别是看到为人父母和孩子那几篇,很有感觉。过段时间,心里有想不通的事,随手再翻翻这本书,简直觉得作者这些话都是对自己说的,“你不扮演角色时......你会全神贯注在当前的事情上,你与它合一”、“当你完全是你自己的时候,你是最有力量、最有效率的”、“品质需要高度专注”、“你所看见和经历的,不在那个事件或状况中,而在你的心中”、“当不执著时,你获得了一个站在制高点上纵观全局的优势”、“经久不衰的热诚会带来创造性能量的狂潮,而你要做的只是‘顺流而行’”......启迪适用于书法练习,也适用于日常生活。
趁着读书日,我又买了好多书,这次的书法学习让我更爱看书了。
3. 关于练习
书法的学习肯定离不开一天天的练习。一复一日的练习,练的是眼的观察力、手的书写力、心的感知力。再有天赋的人,也是要经历漫长、枯燥、孤独的练习,在不断的模仿、学习、创新中,形成自己的风格,随心所欲地写出表达自己心声的字。
老天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没有多一分,也不会少一秒。书法练习,先要跟自己讲和,有半个小时就练半个小时,有一个小时就练一个小时,不能改变时间的量,就注重时间的质。高度专注能大大提高“质”。
看到一句话:“清晨,是我的清晨呀!”很是心动,但发现我早上写字,总是看表,想着准备早饭、叫家人起床、送娃上学,就止不住的焦虑。也尝试白天空闲时练练,但办公室人来人往,大家好奇,会来看我写字,也是静不下心来。我的最佳时间就是晚上,等娃上床睡觉、家里弄妥当,宝贵的时间就是我的了。大多时候,我连轻音乐都不愿听,在书桌前准备好笔墨纸砚,看帖,书写。外在的世界太过吵闹,我很需要完全放空、静心,专注、投入。有时候什么都不想,有时候思绪万千;有时候能听到平时不注意的声音:轻微的雨声、呼呼的风声、秋天的虫鸣、雪飘在玻璃上的细微沙沙声......写着写着,突然领悟到老师说的某一点,心头便有萤火虫般莹亮的喜悦,一闪一闪,微小,却又充满希望。这些小小的幸福,让我特别安定。
也不是每次练习都是欣欣然的,也总有一时过不去的坎、改不掉的毛病。喜欢看西西老师对每份作业的点评,细致又独特,有表扬鼓励,有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有时候我们的问题是类似的,有时候通过老师对其他同学的点评,能找到自己问题所在。对待问题,既要重视它,努力去改,又不能让它束缚自己,变得写都不敢写了。得到表扬肯定是件高兴的事,但也不能因此形成枷锁,好像不能写不好、不能犯错了。
写字是修行,亦可练心。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西西老师常说,写字能观照自己,你性格里的优缺点会完全展露出来。写字可以修正缺点,大大咧咧的人,通过练字,学会适当收敛;太过细心的人,练字中可以让自己大气起来。写字也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心,我从小到大被要求是父母的“乖乖女”,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一切按部就班。但通过写字练习,我发现我特别喜欢大字,写邓石如的篆书联句和翁同龢的隶书联句,便觉得心中豪气万丈,好像提刀上马,可以侠士一般走天涯了。我觉得这是一直隐藏在我内心的声音,我想勇敢,我想改变。
这9个月的书法学习,首先要谢谢美丽的西西老师,她不仅带领我们学习书法,还引领我们在历史、哲思、美学方面探索,积极向上、乐于分享,这些都在影响着我们;同时要感谢书社群里小伙伴们,从头再翻看群里消息,好感动,你们一个个勤奋努力、好学上进,不断地鞭策着我,这是我有史以来坚持最长的爱好;也要谢谢家人,鼓励我、支持我;最后也要悄悄为自己鼓鼓掌,为自己的坚持,也为自己的努力。
书法博大精深,做一辈子的初学者也是幸福的,毕竟,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