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共读第18天

2023-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明月无须等

昨天没有参加共读,今天读的时候就有些不在线,脑子不是那么灵光了,不像以前那样,一边读一边冒出很多的思考,看来真是一天也不能断。

尽管读的时候不在线,但是讨论时,大家相互激发,收获挺大的。

共读结束了,有点小小的窃喜,我知道这是我的小我在作祟,但还是说说吧。喜什么呢?一直崇拜的新老师,在我的无礼下,露出愠色。我一直以为新老师喜怒不露于色,今天看到她也和我一样,在不被理解时,也有愠色。我真是小人之心,不反思自己傲心,还笑话别人,可恶!

今天我们讨论最多的是对颜回的评价,李是反对颜回的,从第一天读,就不赞成颜回,那么穷困潦倒,还不出去做事,还沉浸在自己快乐中。我认为这正是颜回可贵处,与众不同处,社会上不缺山做事实的,不缺少实业,缺少的是精神引领的人,缺少那一道光,那一道能把众人从黑暗里引出来的一道光,当然在务实的环境中,你务虚的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因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那个务虚的人,就像道德经中所说,“众人皆有馀,我独若如异,我愚人也哉。“这也让我想起干,我在 他的一个群里,总是看到他发牢骚,很绝望,感觉很不解,有那么大的本领,为什么不努力做事,去改变,而是发牢骚呢?今天思考颜回时,仿佛对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就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吧,当一个zd没有改变时,你做多少事,意义不大,因为你的大厦是建在一个不稳定的地基上,根本性的做法是打地基。

新老师,讲到她的学生一篇批判陶渊明的文章,我们大家听了,可能都会站到那个学生的队伍里。于是我提出,对于陶渊明没有对错之分,因为那是儒道之争,我们大家都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我们都在用儒家的观点评价道家,所以才有那些误解。我在说的过程中,新老师说,我没有说谁对谁错。

反思自己就像子路一样,太冒进了,用词不当,这背后是一颗傲心,戒之!

明天要读第七章了,今天匆匆看了一遍,感觉有点陌生,因为这部分没怎么看过,看了两遍后,还是有好多则不太理解,又看了李零和钱慕的解释,大致有了些了解。但是理解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能讲给别人听,才能有进一步的理解。一边看着大家的解释,一边怀疑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这样会不会造成强记呢?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点遗憾。

如果说第六章是讲有关做官的,那么第七章,感觉是讲教育以及孔子的自述的。其实整个论语都是围绕仁和礼的言论,没有空洞的理论,都是把要主张和弘扬的观点融在了日常中,所以当我们不深入时,可能抓不住主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