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一颗心成长》读书会总结

2020-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童异鹿

今天《陪伴一个心成长》非常的开心的全程参与了,以往要么是带着孩子在旅行的路上,要么是工作。

能安静的读一本好书,和同频的小伙伴一起探讨,甚至可以有隔空击掌的喜悦,真的太滋养内心了。

如果你的心因为疲惫又不被理解而匮乏,欢迎你来读书会一起疗愈,一起让心“吃饱”,让能量回归。

                          (一)

“点亮一盏烛光,便投下一道阴影”

学会接纳孩子真实的模样,别去扭转。

我的孩子恩恩,是一名五岁半的小男孩,他很会照顾自己,比如他会自己洗澡,出门带好自己和妈妈的口罩,酒精,钥匙,自己的玩具和包包。

他还喜欢催促妈妈,鼓励妈妈减肥,监督妈妈吃饭优雅。。。。

这样的孩子,我有时候觉得特别欣慰,即使我毫无权威。但是我看见了他背后的对于事物发生的逻辑和预见一部分后果,并且都是对的。

比如妈妈出门晚就会堵车,堵车就会越拖越晚。。。

但是这样细心的孩子,他就没有办法特别包容人。

如果逼着他包容,他就会出现拉扯,尤其是在他没有理解和梳理为什么要理解,没有悦诚服主动的,没有任何情绪的理解,他就会陷入迷惑茫然,甚至会攻击自己。

而我,曾经也会迷惑他为什么对于一个小错误反复提出来。

比如谁做了一件侵犯他边界的事儿了,他会一直提起。

后来羊妈告诉我,他就是通过反复倾诉才淡化和释怀。

并不是不包容。

所以我理解了,接纳了,在他诉说的时候给予回应,看见他的内在情绪。

而我自己呢,就是文中的“彩奕”。

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并且投入的时候很忘我,更别提忘记别人。

所以当我从事写作和照顾孩子、一日三餐做家务中反复拉扯,就会攻击自己。

当然,我也在朋友的建议中做时间管理,比如再忙也要花时间满足孩子的社交和亲子陪伴。

我甚至让孩子做饭,收拾客厅,给他显示的机会,也让我偷会懒。

今天让我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很有“艺术家特质”的,忘我的创作。

那我学会接纳孩子的特质,我也学会接纳自己吧。

同时,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孩子对于和他不同的同龄人会纠正,除了五岁的“警察”特质出现,还有一个是:恩恩富有逻辑和谨慎有条理的孩子,一个生活能力很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对于一个散漫的行为,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他是迷惑甚至难受的。

这也是我未来需要帮助他引导的点,每个人的不同,不强迫包容,但是可以帮助他分析每人的优点缺点,这样就不会聚焦他无法接受的细节了。

                          (二)

“真实接触自己的情感,善待情绪做自己”

“文中的六岁女孩小蔓,对于毕业夏令营有情绪,甚至对于爸爸的想念越来越重。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爸爸引导小曼为想念的颜色,这次的颜色是蓝色的,还有几个圈圈,是眼泪落下的样子。

而以前的想念是橘红色的笑脸。

当小曼画出来时,爸爸说:爸爸知道了两种不同的想念,需要两种不同的照顾方式,小曼也说清楚了自己是那种想念了。”

看到这里,突然眼眶就红了。

回忆自己小时候,从未这样被温柔的对待过,而自己如今的温和也是对内心的一种弥补吧。

如果能补足内心的想要被呵护的样子,那勇敢富有建设力的力量也会慢慢呈现出来。

我的孩子,也因为我的温柔的感性的对待,兼具理性和敏感。

理性的一面时他不太容易被别人的情绪代入,感性的一面是他对于边界被侵犯的时候很敏感,别人对他态度即使成人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他也能清晰的感知并且不开心。

加上他谨慎克制的特质,在生活中不开心的时候容易自己默默的在一边,私下流泪。

不会大哭大闹,撒泼打滚,被打后多半不还手,除非忍不下去了。

我曾经因为这些事烦恼过,也会抱怨他不善于保护自己。

可是,孩子的特质既有天生,也有后天的环境影响。

除却我们父母的环境比较单一外,我思量孩子只是遇到了一些社交冲突,他没有方法应对。

今天在读书会上 ,廖倩提供的方法让我以前的思考得到印证,让孩子学会回忆和复盘,让他在倾诉中释放,在回忆中思考,还可以用老A爷爷提供的方法——问问他:他打你,你是什么感受。你打别人,对方是什么感受,这种感受开心吗,难受吗。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避免打架呢,有没有好的方法避免打架,又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你呢。

善于提问,是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方式。

同时,我也在反复问自己:你接纳了他吗。你接纳了他吗。如果你接纳了,为什么他哭的时候你会生气。为什么要让孩子伤心时还要被妈妈责备,而不是从妈妈这里获得爱与理解和帮助。

接纳孩子,也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哭泣,脆弱,都是自己,做自己吧。

因为,孩子若要长成自己的样子,就要学会一次次和自己真实的相处,听见自己的声音,才能成为自己人生中最好的“伴”。

即使这是他的事情,但妈妈也有大地般的守护和能量的给予不是吗。

父母要能理解孩子的个性,并可以承受他们的不愉快情绪,返还给他们接纳、支持和稳定,既能作为“靠山”,带来安全感,也能信任孩子的能力,让他们独立完成很多事情。

自己虽然焦虑,但很少传递给孩子,有自己的方式去疏导。

这是培养孩子的共性部分。

刚好今天我听到了来自曾国藩的后人——老A爷爷的音频,“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他讲孩子的社交从一个侧面去拔高,弯道提升孩子的其他层面从而促使社交力提升,而不是平级的给予方法。

这点让我很动容。有时候太过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没有从更高更宏观的视野去看待和解决问题。

当然,爸爸的建议和参与也很重要,今天爸爸带着孩子去超市通过买卖这个事儿,让孩子从数学的角度去主动和人产生链接,恩的感受特别好。

我很乐观,如果我们都在想办法去帮助他,并且没有去功利和激进的改变他。印证了书里的话:孩子是发展的,而不是被塑造的。

孩子还小,但是孩子会一直在变。

我也相信,我们为人父母,一点一点的为他的心灵输送无条件的爱和信任,尊重,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给予孩子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他的未来是阳光的,我作为母亲,视野和格局也随着孩子不断拓展和学习。

                          (三)

你的善意,如何成全自己,帮助别人

我特意讲标题该了,成全自己,比帮助别人更重要啊。

这个问题,我们家一直没有的太明显的拉扯。

因为我和爸爸都是边界意识比较强的人,我们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但我们也清晰的知道什么时候被越界。

于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爸爸重来不强迫分享,甚至会帮助孩子那会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但其实过于追求不分享,就会出现孩子社交上的迷惑,比如没有小朋友不和他玩了。

传统粗暴简单的的育儿思维和科学精细关注内心的育儿思维拉扯,就比较考验成人的平衡甚至取舍。

这个时候,不妨多去问孩子,问他对待这件事情如何看待。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比如他选择了要有伴,那么可以适当的分享,如果他更爱这个玩具,可以和小朋友说请对方玩别的,甚至可以溜回家,避免吵闹,又有何不可呢。

让孩子知道,虽然不能完美的得到一切,但是每个选择都有取舍,这也是人生常态。

文中,孩子对爸爸说:我就知道爸爸能帮我解决问题。

看到这里,好感动。我也希望有这种氛围,孩子在我们这里获得的是正面的方法和思考。

而不是父母色厉内荏的评判以及把自己的无力感以语言和行为暴力宣泄给孩子。

我希望孩子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会主动找我,寻求拥抱和帮助,家是他强有力的后盾。我们也能接的住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温暖和力量的支撑。

而这篇文末,又在提醒我,爱自己别过渡消耗自己。

我会的。

我对自己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