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为什么孩子总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
最近有个同学和我说,她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每天不学习,乱花钱,为什么这么大的孩子了,还丝毫不知道父母赚钱的不易,一点不懂得体谅父母。伤心之余,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拼了老命赚钱养家,到头来孩子还觉得父母提供的条件不如同学家好。
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可能要破口大骂孩子不懂,现在的孩子都宠坏了,将来进入社会也是废材之类的。
这并不是个案,小时候的我们,以及我们未来的孩子都有可能会这样。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前几天我读过一本育儿书,其中有一条:家长每天回家要与孩子适当讲讲自己今天上班都在做什么,很辛苦之类的,一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了解成人社会的游戏内容,二来通过沟通了解父母的辛苦。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了解,而是让孩子成为平等的家庭成员,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来。
回顾我小的时候,每天跟着父母上山下田,父母有多辛苦,无需用语言表达的,直接用行动表示,比如上学的日子,父母直到饭点才回,大点的孩子直接做好饭等父母。
现在,每个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与世隔绝的快乐小世界,来让自己的孩子愉快地成长。几乎不会跟我们讲他们上班在干什么,有多么辛苦多么忙。无论父母在外面多么辛苦和劳累,回家总会若无其事的面对孩子,在孩子需要任何物质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买买买。
这样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孩子,等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的时候,你让他了解父母的不易,他去哪里了解呢?他不仅不会明白,更会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觉得为什么同学的爸妈就不叫苦叫累的,我父母为什么总说辛苦,是不是他们太无能了?
就好像我们不努力工作的时候,老板指责我们不懂得他创业的艰辛,可没有跟他一起打拼过来的人就真的是没看见不懂得。只是,不好好工作的员工可以开除,但不体贴你的孩子你不可以丢掉。
当然,也要分孩子,性格比较开朗或者比较淘气的孩子可以从小和孩子沟通父母的工作内容,每天在忙什么,遇到怎样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创造机会,带孩子一起去参观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以及了解家庭的开支。但是对于内向敏感的孩子,稍微多给予积极阳光的语言来沟通,否则会造成孩子闷在心里的精神负担,总觉得是因为自己,才让爸爸妈妈那么辛苦那么累。
这些观点,虽然我现在才看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早就误打误撞撞对了。
并且发挥得很好,乃至不及时关灯,洗手开水龙头太久,我都会说,水电是有限能源要节约,另外这些都是要妈妈付钱的,我上班总会挨老板的骂,希望你们节约一点。
再或者孩子想要买什么意义不是很大的东西,我会告诉孩子,有买这个东西的钱,我们可以买到多少鸡蛋或排骨,如果你非要买,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工作赚钱,陪你玩的时间就少了。
这的确是个很正确的道理,而且也在孩子的理解范围内。当我们把自己的语言和孩子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很融洽的将她融入到整个家庭的生活里来。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行为的投射。这话一点都不假。无论是从婴儿时期的在白纸上画画一样的教育,还是长大成人后孩子的思维方式语言举止,养育不仅仅是养活而已,而是一件不间断的费心费力费脑子的事情。
如今有很多高级的国内外的育儿专家才能我们养育孩子,但其实无论出现怎样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个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其实没那么糟,教育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今日互动:你的孩子能体会家长辛苦吗?,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