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中国社科院调查,中国现有近9000万痛风朋友,潜在人数1.2亿,而痛风人数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逐年上升,痛风已成为人类第二大代谢问题。
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没有预兆,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剧烈,同时受累的关节表现为发红,发热和肿胀,局部皮肤发亮,触痛明显。痛风最常侵犯大趾根部的关节,但也常见于膝、腕、手指和肘关节等。 大多数痛风会复发。最初偶尔发作,常侵犯一个关节,持续几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直到下次发作。
1.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2.病因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经肠道分解代谢,2/3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诱发因素
高尿酸的人群里,有三分之一会发展成痛风。尿酸越高,患上痛风的几率就越高。而且高尿酸的人群患痛风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1)年龄: 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为最多见, 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继发性痛风的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 年龄越大, 发病率越高。
(2)性别: 男女之比为 20∶1,女性发病多在绝经期后。
(3)饮食:高嘌呤饮食是具有痛风素质者发病的促进因素。
(4)地区分布:沿海、发达地区痛风患病率高于发展内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沿海居民海产品摄入量明显高于内陆地区。
(5)遗传: 大多数研究认为痛风患者有家族病史, 且年龄越小发病有家族史的比例越高。
(6)肥胖: 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
(7)高脂血症: 75%~84%的痛风患者有高三酰甘油血症, 个别有高胆固醇血症。
(8)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有 0.1%~0.9%伴有痛风, 伴高尿酸血症者却占2%~ 50%。
(9)高血压: 痛风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 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 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
(10)动脉硬化: 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1)饮酒:饮酒使痛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3.分类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原发性痛风占比90%,继发性痛风占比10%。
90%以上的痛风患者都伴有肾脏的病变,早期表现为偶发性的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加重,就会转变为持续性蛋白尿,夜间起夜次数增多,再发展下去就是肾功能不全,后果不堪设想。
临床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a.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b.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c.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诊断
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反复发作的单个跖趾、跗跖、踝等关节红肿剧痛,可自行缓解及间歇期无症状者,应首先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效者可诊断为痛风;滑液或滑膜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者即可确诊。
中医解说痛风
中医将痛风归属“痹症”,“历节”等范畴。中医认为外邪侵袭,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是主要病因。如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化热,闭阻经络关节而致病。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日久化热,流注经脉为病。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之邪痹阻脉络则。
中医对痛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以下几方面:
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
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湿热浊毒,留注关节
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恋,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所以湿热浊毒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
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4.外邪侵袭
外邪留滞肌肉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可致气血亏损,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
** 所有治疗痛风的药物都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处,尤其是嘌呤类的药物,对胃、肝、脾、肾的破坏是最最严重了,很多人用药物治疗痛风,没有治好而得了肾衰,这样的例子很多。
**痛风不治疗有什么后果?
痛风易复发, 反复发作后, 可累及多个关节,并导致关节畸形。高尿酸血症除了可能引发痛风外,还与肥胖、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少数患者以肾结石起病, 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 严重者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病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高尿酸血症会加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简而言之,如果痛风长期放任不管,那么明天损害的就是身体的重要脏器——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肾衰竭不会缺席!
治疗痛风应该做到: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排尿酸。
艾灸穴位: 阿是穴、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肾俞、腰阳关、大椎、足三里
痛风 痛风*** 痛风病的发作常与饮食不节、着凉、过度劳累有关,因此预防发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戒酒。
2、避免过度劳累、着凉。
3、虾、蟹、动物内脏,含嘌呤高的食物应少食,菠菜=豆类等食物应少食。
4、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5、牛奶、蛋类,大部分蔬菜、水果可不限。
6、发面面食放碱的粥类,因含碱性物质可促进尿酸排泄,保护肾脏,倡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