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学院码字岛

心态|5分钟分清你到底是在表达观点还是在吵架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15人  周莫

生活中,当我们遇见和他人持有不一样的观点时,通常会怎么做?

A.接受

B.讨论

C.辩证看待

虽然我们很想选择第三种方式,但通常第一反应,都是A或者B,即要么全盘接受观点,重塑自己大脑,要么是拒绝一丝一毫的妥协,试图通过“讨论”,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是最后讨论失败,重新选择A。

然而事实上,所谓的“讨论”,从双方表达观点开始,最后会演变成“争论”。

这不再是将两杯水融在同一杯里,而是想摔碎另一个,保留自己的。

而除了“争论”,其实还有“非议”和“孔雀”两种姿态频现。

这就是人生常态。

但这些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看过许多书,多次试图管理自己的情绪,到最后读到笑来老师的书,才明白,归根到底,都是源于自己的自卑。

1

关于非议。

“我跟你说,XX他啊特喜欢把事情甩锅给别人!”“你看他努力什么劲,全都是理论!”……

无论身处何处,总会听见许多议论声。

心大的,会以为自己人气颇高;心小的,会因此愤愤不平,一蹶不振。

但换种角度来看,其实是别人认为你还有薄弱的地方,因此才能找到你认为OK的地方来“欺负”你。

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为此心烦,而是努力使自己变强,让他们根本就没处可议!

2

争论,开篇已经说过,即一人想要彻底说服另一人。

这种发展,好的,双方都冷静,最后慢慢演变成讨论,坏的,只要一方不理智,甚至能成为血光之灾。

细想来,外部和内部的诸多原因才造就了一个人,无论是成长环境、底层概念,还是价值观,都会有不同之处。

就像那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观点完全一样的人,而观点,其实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到的不同视角罢了,因此不需要认为自己的观点“自卑”和别人争论,要努力让硝烟化为平和。

二者的区别在于,讨论的重点,是放在让自己想的更清楚上,到底我想错了,还是对方想错?为什么会想错?我能从对方观点里获得什么?

这是一种共赢策略。

3

所谓的“孔雀”,则是仰起高傲的头颅看不起谁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每个人,都有一只孔雀。

当你认为对方不如自己时,孔雀的鄙视自然形成,但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无论怎样,终究还是有比自己更高一级(无论是财力还是思想)的人压在头上,若你又意识到这一点,自身又会变得非常自卑的,因此又更要去鄙视他人,以获得优越感。

摆脱自卑的最佳方法,是让自己变得强大,同时懂得不要去比较,即使要去比较,也得和自己的未来比较,而不是与他人比较。

4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至今仍未完全习得,但当我学会不去理睬非议,心态会瞬间放平,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不仅让我心境更好,也让我节约了许多时间,也保留了应有的智商。

毕竟当和你认为傻的人争论时,你也被带到了那个智商,无论讨论结果好坏,都是你的损失。

码字岛

6418-周莫-墨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