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王阳明心学想法心理

王阳明心学智慧:你会被一颗糖带走吗?

2018-05-09  本文已影响35人  海兄2020

给糖吃,就高兴!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成年人的思维和小孩子一样,给块糖吃就高兴,就服从,挨打了就痛苦,就反击。

他们虽然拥有成人的身躯,却还是孩子般的简单思维。

自己的情绪完全被外境所控制,喜怒哀乐都由外界来决定,顺心了就豪情万丈,不如人意了就满脸惆怅。

比如,很多人无聊的时候,会不断地翻出手机看,哪怕没有什么一定要用手机做的事,其实就是想通过手机获得外界给予的快感。

再比如,一个学生明知自己该努力学习,可是因为感觉学习枯燥,总想着和朋友聊天或去玩游戏。这就是把外界给予自己的刺激作为选择的依据。

人总是喜欢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但这却是在走下坡路。

这样的思维模式,该停止了!

有人会说,人不都是这样吗?难道成人的思维不是这样的?

有位朋友竞争领导岗位失利,那段时间他很难过,恢复过来后,他说当时他不断地默念“得失毁誉,不滞于心”,正是如此才很快地走了出来。

看吧,这个思维是和小孩吃糖就高兴不一样的思维。

这位朋友竞争失利,其实相当于小孩子“挨打”了,本应不高兴,他却通过这个思维方式走出了悲伤难过的困境。

在电影《教父》中,教父柯里昂在听到自己的儿子桑尼惨死的消息后,依然能够冷静地分析局势,控制住内心的悲痛,召集纽约五大家族开会和解,保护自己的家庭。他是真正成熟的智者。

   《教父》剧照。柯里昂在五大家族会议上忍痛发言

这种思维,抛弃了“给糖就高兴”、“挨打就反击”的模式。

根据非著名心学学者Mr.Sun.W.S的分析,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正是区分心智是否成熟的分水岭。

我们也可以试着回忆一下,我们记忆深刻的高兴的、沮丧的、后悔的、难过的事,大多是自己做了什么事,而不是自己遇到了什么事。

例如,某人中了500万元彩票,这个大事件,肯定记忆深刻,可以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但使他高兴或难过或后悔的一定是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结果本身。

随着时间推移,外界给予自己的灾难、荣誉、财富可能会淡化,但自己做了什么,一定会是、也应该是自己不断追问的。

当一个人临终时,回忆往事,一定是自己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而心满意足或遗憾终身。

这个思维就是从“我”发出的思维。别人给不给我糖,是我不能决定的,也是不应该过多考虑的。

一个人可能出生就是富二代或贫二代,他可能正春风得意,一场车祸就结果了性命;也可能连饭都吃不起了,一张彩票就重获了新生。

这些其实与“我”没有关系,我不能决定,只能接受。

安于当下”的概念,是一个重要的提法,但也有不足之处。

因为安与不安是个人感受,要求不安的人安,正如要求不快乐的人快乐,只指明了方向,却没有提供方法,所以很多人做不到“安于当下”。

前面所说的“成熟的思维模式”其实是过滤掉了当下给予我们的负面情绪,也就是不滞于心、过而不留。

这种思维模式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一个在路上开车的人,因为别的车辆违规挤占自己的路,便生气了,此刻该怎么做?

小孩子的思维便是让愤怒爆发,进而对违规车辆进行报复,哪怕违反行车安全。

成人的思维是:尽管很愤怒,但是不被外境所控制,知道不能犯“路怒症”进而把自己和他人带进危险的漩涡。

不让情绪影响自己,只问自己内心,这件事该不该做,我能不能担负起必要的成本,我损失的利益大还是获得的利益大。这才是理性的选择,也就是以自己的内心作为自己的行为原动力。

简单地说,这两种思维的区别就是,前者以外界作为自己行为的驱动,后者以内心作为自己行为的驱动。

这两种思维方式,也是“主气”与“客气”的区别。

   主人与客人的心态

当不去过分关注外境对自己的影响的时候,自己便会像主人一样主动适应外境,影响外境,所透露出来的便是“主气”。

反之,便会要求外境来适应自己,强调外境对自己的影响,时刻担心自己被“照顾不周”,透露出来的便是“客气”。

更深一层的说,两种思维的区别就是,前者让欲望横流,后者让良知做主

小孩子给糖吃就高兴,却忽略了给糖的人不一定是对自己好的人,而打你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

早上起床,不去问被窝是否舒适,只问自己到底该不该起床,这个时候就是良知在做主。

王阳明在《与王纯甫书》中指出:“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

阳明先生还说:“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若夫闻誉则喜,闻毁则戚,则将惶惶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王阳明全集·答友人》)

人的行为不应该被外境所牵制,心不能随境转。

就像流水一样,从来不在乎自己是蜿蜒的小溪还是奔腾的江河,遇到高山就绕过,遇到深涧就填平它,遇到断崖就勇敢地跃下,至柔的水反而有穿石的力量。

我们从哪开始做呢?

根据“知行合一”的原理,行动的关键还是体会良知做主的快乐。

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快乐,这是顺应良知的快乐。

不断地去积累这个快乐,养成这个习惯。逐渐地,由追求外境给予自己的快乐转变到享受顺应良知的快乐。

培养这个习惯的过程,是涵养本体的过程,是为善去恶的过程,也是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

这种快乐,不是获得物质的简单的快乐,而是一种正大光明、一种正气凛然、一种“天地之大尽可去得”的无拘无束、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潇洒自得、一种不挑拣环境的随遇而安。

坚持的时间越长,对这种快乐的体会就越真实,行动也会越坚决。

作者孙悟色寄语在心学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心学是身心之学,对人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心学学习过程中的所得、所惑。  


致良知学舍:传递王阳明心学智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