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故事文艺梦园上下求索

失败的“温情教育”践行者

2017-11-28  本文已影响120人  暖曦
桃李满天下,谁解其中苦

最初的悸动

最初看到“温情教育”这个词,我的心竟然莫名的悸动,既羡慕又嫉妒,是啊,温情教育,多么崇高的理想啊,哪一个教育者会不喜欢、不向往呢?

那么温柔,那么舒缓,那么悠闲,那么轻松,那么优雅,那么淑女……

不生气,不上火,不批评,不恼怒,任凭学生自由自在,任凭学生怪招百出,却能依然保持平静,依然保持坦然,这得多么有修养啊!太了不起了,想想就觉得美好!

于是,我下了决心,要学习温情教育的提倡者,做一个温情教育的践行者。

用心的践行

今年又接了两个毕业班的语文课,刚开学时,我对学生可温柔了,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连大声说话都觉得有违“温情教育”这个宗旨。

那些天,我上课心情不错,讲完课就跟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同学聊天,下课就跟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笑容满面,我也觉得自己真的像个“温情教育”者了。

于是9月3日,我写了一篇《老师,请允许不爱学习的学生存在》,表达了我对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的关爱和理解;9月25日,一篇《用宽容接受不完美》,同样是对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宽容的人,接受学生的不完美。

其实,说心里话,我多想就那么温和地陪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一直走下去,他们不吵不闹,我不吼不嚷,师生之间一片祥和,天下一片大同,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大爱,让我感受到岁月静好。

美梦的破碎

再美好的梦总归是梦,不长时间就被第一次月考击破了,看着班里一半学生惨不忍睹的分数,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袭上心头,我突然明白了:想做“温情教育”践行者,除非你根本不在意你的教学成绩。

我说“温情教育”失败不是没有道理,有二十三年教龄的我教学成绩一直比较优异,除非摊的学生素质明显比别班差,不然我总能把成绩提上去。

我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严格要求,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记得师范时我的班主任唐忠莲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老师微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老师狂笑,学生就发疯了!”这话说的特别有道理,指出了严厉对于一个好老师的必要性。

因为我的严厉,所以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没有不做的;因为我的严厉,上我的课没有交头接耳一点不学的;因为我的严厉,没有语文卷子空着不答的……

学生怕我,就得认真对待我布置的任务,就会重视我的学科的学习,自然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

月考成绩与同事的差距,让自己对于践行不长时间的“温情教育”有了怀疑,于是10月25日,一篇《惩罚与分数的距离》诞生了,可是这短短几天的严格要求,也没有改变期中考试班里那一半学生的劣绩,我又一次成了倒数。

深刻的反思

如果说,这个班的其它各科成绩都是最后,那我觉得应该是学生素质跟别班有差距,可是六科成绩,只有两科是最差,其它四科都是名列前茅。

看学生对我嬉皮笑脸、没大没小的样子,我觉得肯定不是他们讨厌我才不学的。

那就只能说明学生平时不够重视,我说的话他们不在乎,左耳进右耳出,不勤奋不努力,所以才导致成绩差。

而学生不重视,究其原因就是我的要求不严格。可这么一说,我又觉得委屈,我也要求了,我也用心讲了,他们为什么就不听呢?

他们不听,是因为我“温和好说话”吧?

我们的领导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想杀学生的心,永远教不好学”,开始听到时,我一笑置之,认为是言过其实,如今细思量,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不是真想杀学生,而是对待学生的懒惰和毛病,必须要有一种把它们扼杀在摇篮里的决心,不能让他们的坏习惯成了毁灭他们的罪魁祸首。

严肃的声明

我觉得“温情教育”在初四不合适用,因为这是学生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老师严格严厉管管他们,就可能把他们推进一个向上的阶层,反之,可能导致他们与进一步深度学习无缘。

什么时候考高中考大学不需要看分数了,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在乎学生的前途和自己的成绩了,什么时候自己年老了不需要评职称了……那时候,我再去做一个“温情”的教育者吧,过着与世无争、随心所欲、优雅淑女的日子。

那种没有压力没有纠结的日子,应该会有多么幸福啊!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36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