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哲学

赖床

2022-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与自己交谈

周六午觉睡醒之后,缩在被窝里多待了一会。也许是天气缘故,舍不得温暖的被窝,也许只是头脑还未清醒,故而按掉了闹钟。然后许多事情涌上脑海:突然有点怀念以前上学时,每个周末的赖床。那是一种特权,一种只有周末可以行驶的特权。每次周六周日都睡到自然醒,甚至因此错过早餐,但是舒服至极。

渐渐地,我能赖的床越来越少了。上大学时,每个周末大都不是用来休息的,与小学中学不同的是,大学的学习没有边界,没有固定的作息,大家的周末,不是用来搞社团,就是用来学习专业以外的技能,或者参加比赛,实验室。在这种氛围下,我也很少睡到自然醒了,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或者深受不吃早餐会伤害身体的思想浸染,就算真的没什么事,也会设一个九点的闹钟。出国之后更是如此,周中和周末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候周末因为赶作业和找工作,反而更忙,自己还很得意周末的效率比周中更高。可是,这合理吗?

工作之后,也许是身体本能地适应了“没有周末”这一设定,或者人在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受限于生物钟(像爷爷奶奶会自然而然早醒那样),我的周末起床时间大都和周中差不多,甚至有时候在闹钟响之前醒来,然后就清醒得无法继续回笼觉,特别恼人。可是,今天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真的是身体原因吗?人真的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受限于生物钟吗?晚上与老妈通话的时候,她提到老爸有个“特异”功能,那便是倒头就能睡,我着实佩服,所以也跟着夸了一把。我想,我们可以怪身体,可以怪年龄,但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紧绷了。

这两年,我渐渐成为一个计划制订者,每个工作的早晨,我都会列一个长长的todo list,然后在我把列表上的待做事项一一完成时打上勾。这给了我一个正向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于是,我沿用这一习惯,有时候也会给周末列上学习计划,小到看一个视频教程,或者小提琴课的作业,大到学习一个大的模块或者提高某项技能。所以周末的早上,清醒后,我会在脑海中过一遍想做或者需要做的事情,想完这些,我也失去了睡回笼觉的契机。

可是最近,我发现,赖床这项能力很重要(Are you serious?!)因为回顾我过去的一周,我效率最高的那天,恰好是我可以赖床睡回笼觉的那一天。而那些急切赶路的日子,我都是心不在焉地做着todo list上的事情。为什么呢?也许这是一个玄学问题。但是直觉(or 心里的神明)告诉我,如果你能很好地享受你呆在床上的感觉,那么你也可以很好地享受你做其他事情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是互通的。它是一种安心,一种享受当下,理所当然地喜欢自己的状态。而我,有多久没有允许自己去赖床,去放宽自己的心,去好好爱自己。

每隔一段时间问一下自己以下问题:

我能喜欢一无所有的自己吗?

我能喜欢没有一技之长的自己吗?

我能喜欢没人欣赏的自己吗?

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对我,我都能喜欢自己吗?

如果答案都是yes,那么,你还需要急什么?

如果答案都是yes,那么,大概率你也不会真的讨厌任何人,外界的一切都会变得柔和。

还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高效能人都喜欢列todo list(待做事项)呢?在我看来,todo list的作用只在于给我一个正反馈,然后能看到自己在一天之内完成了多少事。而它的副作用于我而言远远大于正向作用:它带给我焦虑感,它让我看到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有多大的差距,它把我从当下中抽离开来,逼我去看未来,让我提前操心未来的事情。也许那些理性到极致的人,不会像我这样想这么多,他们也许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个个待做事项。但那种焦虑感会消失吗?还是只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他们会赖床吗,或者他们能赖床吗?

今天,我想反其道而行,以后试试用done list取代todo list,我不会预先列出待做事项,而是每次一有空闲,自己去找一件重要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做,而每做完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也会把它记录下来,以此来给自己一个正向的心理反馈。试试吧,done list(哈哈,临时想的词。刚刚google一下,居然也有人是这么想的,取名为got-done list,英雄所见略同啊)。然后,希望能够保留自己赖床的能力,好好爱自己,晚安!

写于10/22/2022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