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游:唐宋墓道石像生

2023-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水绘江南

在章惇墓附近发现有唐宋墓道石像生,于是前往,可惜比较破败,同时也不知道是哪位主人墓道前的石像生。

石像生的出现,是同神道有关的。自东汉始,帝王的陵园中都会布置一条神道,这条宽敞的大道,被设在陵墓的正前方,沿循此路往上,便可抵达陵墓。

虽名为“神道”,在一开始,此路却是为魂灵所设。汉人相信,人死后会化作魂灵,于是这条神道,便是仿了宫殿门前的大道。如此,在皇帝死后,他仍可沿着此路走回陵墓中,这便是“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既是仿作宫殿前群臣朝拜之路,那神道两侧,也少不了侍从和守卫。于是,当时的人们便想到,以石料雕刻成各种“生”的形象,以替代真实的人,“像生”一名,便是这样得来。

从西汉至明清,石像生总共有两种形象:一是狮、羊、虎、马等各种瑞兽;二是力士、文官、武官等人像。

两种形象,寓意也略微不同:仿作瑞兽的,肩负着镇墓、辟邪的功用,用以对抗的,是来自鬼神世界的侵扰;做了人像的,指代的是恭迎帝王时的侍从,天家的威仪于是从生前延续到死后,所象征的,正是封建帝制下的等级森严。

做成人像的石像生,又名翁仲。传说秦始皇有一大力士,就名阮翁仲。

因他端勇异于常人,曾威震匈奴,秦始皇便塑了他的像,放置在咸阳宫外。没想到,匈奴人进咸阳之时,却误以为真,吓得不敢靠近,于是“翁仲”一名,便也用来指代陵墓前的石人。

第一个在神道两侧放置石像生的皇帝,是东汉的光武帝。庞大威严的石像生矗立于天地之间,虽有几分沉寂,但却更显威慑。很显然,对于这样的效果,皇帝是十分满意的。于是自东汉以后,“神道石刻”就成了帝陵设计的固定形制,不仅为历朝历代所延承,对于成绩斐然的人臣墓,也可破格使用,以示嘉奖。

此外,石像生虽发源于两汉,后世的皇帝却又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趣,不断对其进行着变革,不同时代的石像生便保留着独有的精神风貌。悉数看来,另有一番乐趣。

作为石刻艺术中的一种,石像生记录了历朝历代的审美演变,也刻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寄托。千百年后,那些往昔已成过去,那些回忆已成历史,唯有这些石像生,仍静静伫立于此。

游览日期 2023-8-25

游记日期 2023-8-2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