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别学英语--第一篇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儒哥

第二篇  知遇

经历了考试、词汇和语法的三重打击之后,我虽然对英语已经心如死灰,但是依然延续着在隔壁大学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已成自然,连同在这所大学的生活方式。

事实证明,我和这所大学的缘分不浅,她将取代我的高中,在未来数年的风风雨雨里陪伴着我,而且这种依恋和感情极有可能会贯穿我的一生。人在患难的时候,如果得到帮助,总是会感恩和怀念一些人或事,王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在这个困难的时候,王老师对我英语学习的起死回生起了巨大作用

初遇王老师是个偶然,他并不是我的老师。一次午饭后,我照例在大学报刊栏看报纸,心如死灰身亦老矣,这是我提前进入老年社会的标志。我最喜欢看的是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因为这两份报纸最能提振爱国的热忱和士气,让自己不至于觉得太渺小太自卑,毕竟有国家做后盾。自卑和受挫的人总喜欢于荒芜之中抓到点什么,这是人生存的本能。

看报纸的时候,我用余光扫到一个深蓝色的人影,迈着小碎步似无影脚一般悄无声息地立在报刊栏前,随后发出蚊子一般哼哼唧唧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吓了一跳。初冬时节,东北天气,特别寒冷。眼前的这一位不知道练的什么武林神功,竟能抗寒至此:他身着蓝色单衣单裤,在寒风中雕塑般地立在报刊栏前,头发根根直立,倔强地指着天空,刺猬一般的寸头让人看不出他的准确年龄,满脸络腮胡子更让人觉得邋遢和衰老

他眯着眼睛看报纸的样子极认真,也许是高度近视,也许是驼背,他几乎把眼睛贴在报刊栏的玻璃上。他双手交叉,背在身后,裤腿肥阔,酷似练就了一身无影脚的功夫,脚上穿着一双80年代运动会上学生常穿的运动布鞋。出于自我保护,我不自觉地挪了两步,心想这位不是乞丐就是精神病。

他似乎没有丝毫觉察,依然眯缝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地对着一份名为CHINA DAILY的报纸咕哝着,好奇心驱使我走过去小声试探着问道:“同学,你在阅读英文报纸吗?”

他转过脸,看了我一眼,神情严肃地答道:“这个报纸错误太多,我给它挑挑。”

“真是吹牛不怕犯罪啊!你真有那水平还在这干嘛呢,去报社作译审多舒服。这人疯了吧。”我心里说。

咬住嘴唇,我好不容易强忍住笑,可是嘴上却说“你说说都哪里错了呢?”他清了清嗓子,一股脑的说了多处使用不当的地方,在依据上还顺带着把日后北外高翻学院考研推荐书目《中式英语之鉴》的美国作者琼•平卡姆介绍了一下,还觉得不过瘾不尽兴,索性直接用英语开聊。流利的英语,准确的表达,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认识,立刻让我对眼前这位形如乞丐的络腮胡子大叔刮目相看,心下料定这必是遇到了世外高人。

话匣子一打开,我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连珠炮似的向这位“同学”开炮,他倒是来者不拒,非常耐心又非常细致地解答着。我把近期遭遇的“词汇劫”和“语法劫”都跟他说了一遍。

结果这位“同学”听了我的叙述,竟然旁若无人地爆发出男高音美声唱法一般的“哈哈哈哈哈”,这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不觉引来了路人在远处驻足观看,随后他旁征博引非常详细地指出了这其中的问题:“英语是不能这么学的。单词不能这么背,语法也不能这么死抠。背单词讲究在语境之中进行。传统的词汇本都是商家为了赚钱,从词典里随意汇总出来的。你看那一本厚厚的词汇书,不过是为了多卖几个钱,才能凑出一本的厚度。教育机构要是不多出几本词汇本卖一卖,靠啥赚钱呢。这些词汇书词条脱离语境、翻译漏洞百出、单词使用频率不考证、没有发音、没有用法,花再多时间背下来也是不会用的,单词不用肯定就会忘记。”

“所以单词不是这么背的,一定要结合语境,比如在阅读之中记忆。而语法更是不需要专门研究的。你想想咱们中国人说母语哪个是要先学语法才会讲话?人家骂你一句,你还得想想用一般现在时还是用一般过去时骂回去吗?不存在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非常仪式感地笑出了“哈哈哈哈哈”这几个字。我生平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认真地、近乎是像唱歌一样地笑。笑到动情处,忍不住流出一串口水,随即用袖子飞速地摸了一把,低头确认一下口水都抹在了蓝布袖子上,再严肃着脸立刻关停了笑容模式,继续给我讲解为什么语法不需要学习。这样的聊天从午饭后的下午一点钟一直持续到晚上五点多,第一次的会面,我们整整聊了四个多小时!那次聊天对我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文相关章节会陆续提到。

这里简单说一说这位络腮胡子大叔究竟何许人也。后来我去自习室,有学生笑容神秘地过来直接问我“你跟王老师聊得挺嗨啊,我们都没敢过去打扰!”

“他是老师啊?教英语的吗?”嘴巴张大的我一脸惊讶。

“不是啊,他是教数学的,挂科的时候专门给人59分!”

后来,我才陆续了解到,王老师是这所大学的数学老师,也是省里唯一一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指导老师。五个关键词可以让大家对王老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一,天才。他是一个数学天才,14岁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少年班,18岁北大毕业又考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大学教书,一教就是二十多年。王老师不仅自己做学生时是个神童,教学功力也十分了得,他带的学生数次在世界数学建模大赛上拿到国际大奖。而我了解的仅仅是他英语功力相当深厚。

第二,节俭。首先,王老师生活十分节俭,却注重精神食粮。他的节俭到了引人瞩目的地步了,一年四季王老师几乎都是三套衣服换着穿,冬天穿胶鞋,夏天穿塑料凉鞋,常常有不熟悉他的学生认为他是来学校看孩子的农民。

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饭,已经很久没有在学校里见过王老师了,忽然看到有一个人在食堂窗口买饭,这个人背着一个灰白色的胶丝袋子,头发邋遢,衣衫褴褛,我走近一看原来是王老师,问过之后才知道,他去爬“野长城”,可见王老师十分注重精神食粮;其次,王老师有舔盘子的习惯,我们知道,在很早以前我们国家物质非常匮乏的时候,人们是会舔盘子的,但是生活条件好起来之后,几乎很少有人会舔盘子了,但是王老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时不时会被学生发现舔盘子。

我几乎每次遇到王老师,都是在食堂里或者报刊亭前,在食堂,他最爱吃的一道菜是西红柿鸡蛋,每次吃完之后都会把盘子舔的干干净净。

第三,孝顺。我和王老师经常在学校聊天,每次相遇,至少会聊上一个小时。除了学习,也会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王老师如此节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本来就不多的积蓄给父母买了房子。东北的气候寒冷,到了冬天更加不适合老年人居住。为此,他给年迈的父母在江苏太仓黄桥镇买了房子,让二老在那边养老。而他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学校的教职工宿舍住着。

第四,善良。可能大家看到王老师的一些怪脾气的时候,多多少少觉得王老师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所以才让他这么节俭,因为目前高校老师的工资,维持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后来大家发现,王老师其实是资助了好几个学生。他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标准,用节省下来的钱,去资助那些需要钱的贫困孩子们读书,着实令人感叹!我见过很多做慈善的人,他们大都是衣着光鲜,自己本身的物质生活条件就非常不俗,在闲暇之余做做慈善,王老师和他们不同,王老师的行为,更为纯粹,更为善良。

第五,淡泊名利,拒绝了很多晋升的机会和很多的物质褒奖。到目前为止,王老师还依旧是一个讲师,而他教过的很多学生都已经成为了教授,至今王老师依旧住在教职工宿舍里面,生活非常的朴素单一。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学校不给他晋升的机会,实际上学校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从学校的解释可以看出,是王老师自己拒绝了这些机会,而选择做一个单纯的大学老师。并且随着自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学校曾安排他去接受采访,结果他断然拒绝并表示若有记者来采访,他就辞职。

王老师的人品,由此可见一斑。能够遇到王老师,对我来说是一件幸运的事。在做人上,他让我明白世间有一种人淡泊名利,善良朴实,满腹才华却甘愿平淡;在学习上,他启发我探索英语学习的灵感和热情;在人生目标上,也是他让北外在我的心中变成了一个神圣的梦想和毕生的追求。

王老师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学生,他最推崇的大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他认为北外不仅教学水平高,学习风气更是优秀,学生们不比吃不比穿只比学习劲头足不足,就连食堂都挤满了学习和读书的人,后来我考到北外,这里的情景跟王老师描述的一模一样,不仅教学水平高,学风优秀,而且老师们和学校领导对学生的关爱也是实打实地发自内心,并付诸实际行动的。

校友们的团结有爱和互帮互助的传统让我至今仍然以身为北外校友而受益并自豪。在学习上,他给我最大启发的一句话是“英语要在语境之中掌握”。刚开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深,只是简单地认为单词可以在阅读实践之中,比如通过读英文小说,读国外的报纸和刊物等来记忆。后来我又读了两本王老师推荐的讲述学习方法的书,这才奠定了我对于学习方法探索的基础。

这两本书一本叫做《外语教育往事谈》,是由包括季羡林和叶君健等在内的30位中国外语教育专家结合自己在大时代背景下人生经历和外语学习及教学的故事。

这些老专家们年龄最小的生于1934年,最年长的出生于1902年。他们大多数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且多数以外语教育为职业。这本书既是老专家们的回忆录,也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学术史料,记载了中国外语教育界一百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趣味的人生故事波澜壮阔,地域跨越亚洲、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内容包罗万象,趣味横生,对于外语的学习尤其具有启发性。

这本书我买来之后一口气就读完了,感受破深刻的一点是,学习外语一定要讲究方法,抛去天赋和外在条件不谈,勤奋是必不可少的功夫。另一本书叫做《识途篇》,更加具体的介绍了外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其整体风格和《外语教育往事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作者在两本书中均有出现。

这两本书中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提到一个关键词“语境”。这也让我对“语境”这个词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把握。所谓“语境”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语言的环境。

以母语为例,我们都不需要过人的语言天赋,也不需要科学研究一样去研究语言规律,从小在耳濡目染之中便能咿呀学语。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还记得为了抗拒上学,我哭喊着说了一大堆不想上学的理由(这也可以看得出来孩子的天性是玩,而学习是反人性的!),简直可以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相媲美了。

反观英语,外语毕竟也是一种语言,也是人说出来的话。掌握起来的难度并没有那么困难,只不过我之前走过的路都是弯路而已。而国外英语母语的儿童四五岁就能说出流利的英语,听力更是不在话下,不知道甩了我们研究英语十几年并且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考研的高材生们多少条街。

我恍然大悟一般地认识到,原来之前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词汇本背诵都是大错特错的,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必然导致劳而无功,彻底失败。而这种“重语法研究,以考试为导向,轻实践运用,忽略语言规律”的错误方法在中国外语教育界一直沿用至今。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后怕起来。

之前我的英语学习进入了一个死胡同。那种绝望和挫败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整个英语教育界公认又通行的语法翻译法于我而言竟然不起作用,我不禁对自己的智商和学习能力严重怀疑起来。

我承认我在语言的掌握方面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是母语不是也能说得很好吗?英语归根结底也是一种语言,为什么掌握起来却如此困难呢?回顾自己母语的学习过程,我感觉根本就不需要学习的吧?难道是我学习英语的方法错了?这种不断的反思和自我怀疑,现在看来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学习来说,如果没有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就不会有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也就没有更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因为错误方法导致的劳而无功就此放弃英语,那我以后的整个人生可能就此发生改变。中国现在的外语学习者有4亿多人,不知道这错误的方法到底坑害了多少原本对英语满怀热情的外语学习者啊

在国内,英语一直被作为一门考试学科,教学上依然是考什么教什么。而看看考试,就知道为什么大家的英语都学不好了。

高考、考研、四六级一律不考口语,四六级虽然考听力,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听力几乎全靠猜和蒙,分数高低全凭运气。考研英语更彻底,听力口语全不考,几乎只考阅读。

我想,外语的掌握和母语一样,是根本不需要被痛苦折磨着往死里学的,作为一种人类沟通的基本工具,在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是绝对可以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的。回顾一下,过去二十多年我对外语的掌握完全可以用20个字来概括:听说领先,语感耳感,读写在后,水到渠成。

(第二篇,完)

作者:王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