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易(江前进)
无论是17岁在异地(合肥)安徽银行学校求学,还是21岁于家乡(铜陵)安徽电大继续教育,人瘦毛长一直都是我的标配,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学习学习再学习,不知不觉间似阔步行走在大儒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的道路上。
既有劝学,便有其他劝。
年轻时,曾多次叨扰电大舒同学,他家住县城关一青石高坡上。
见多识广身材高大的舒父劝酒,慈眉善目的舒母则劝饭。
劝酒好理解。于舒父而言是,好客又豪情的长/尊者对后生晚辈的殷勤勉励和慨然提携,而我权当人在江湖酒不由己的别样磨砥历练。
舒母一边用大碗给我盛饭,一边一口正宗安庆方言道:“你这伢子太瘦了,要多吃饭啊!”那怜爱有加的口气似在担忧风起大点,我会御风而去,且是云深不知处。
瞅瞅身旁魁梧的舒同学一毫不做伪的同情的神情,我无可奈何十分纠结地想起了大唐诗圣杜甫《新安吏》中的一句话:“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
谈肥论瘦的话,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云:“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嘻,像我和舒同学这样的肥瘦男实在无足挂齿,但娓娓而谈美女的曼妙身姿总会身心愉悦,何况是史上著名的汉·赵飞燕和唐·杨玉环呢?
“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而唐朝徐凝《汉宫曲》惟妙惟肖道:“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杨玉环体态丰腴,“凝脂胭华”时,大唐诗仙李白在《清平调·其一》盛赞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秋菊春兰 并称佳妙 环肥燕瘦 各擅风流”,这一绝妙好辞竟由此而来 。
人犹如此,花何以堪?
宋·女词人李清照肥瘦信手拈来,“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在这里,虽然绿叶繁茂红花凋残,雨后的海棠却依旧不语也倾城,这肥瘦恰到好处?
只是“应是绿肥红瘦”的千古佳句若进了现代股市,想必是听取骂声一片。
环肥燕瘦或绿肥红瘦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相看两不厌”,多乎哉不多也。
国人以瘦为美俯拾皆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也冷暖自知。
譬如,远眺“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你不悲伤逆流成河吗?
近看“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你不黯然销魂吗?
凝视《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笔迹至瘦而不失其肉、大字可见风姿绰约处的瘦金体,你不惊艳吗?
而“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扬州瘦西湖 ,与“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比,又是怎一个“瘦”字了得!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这首《庐州月》是由许嵩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凄美歌曲,我们要是用合肥将庐州替换出来,那又是怎样的一个意境呢?你千万莫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而今“廉颇老矣”,不致于“尚能饭否”,但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了。
呜呼!兜了一圈子,又回到原点。看样子,终究还是要辜负舒母的经年殷殷期望,心下有些惑然。
于是,冷冷里,若有鼓翼之声来耳边,说:“先生,瘦不易。”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