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
除夕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必备的食品就是水饺,大年三十和家人围成一桌,看着春晚,吃着一桌热乎乎的饭菜,热热闹闹过大年。这其中就有水饺,妈妈亲手包的水饺。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有压岁钱,新衣服穿,爸爸给买的鞭炮,一个接着一个放个没完,平常一年到头吃不到的东西,这一天都会吃到。
长大了,年味也就慢慢消失殆尽了,再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唯一有的只是妈妈亲手包的水饺的味道。世道变了,除夕夜,放完鞭炮,放烟花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也一年比一年丰盛,唯一一成不变的还是水饺。
结婚了,成家了好几年没有在同父母一起过年,没有一起吃除夕的水饺,只是打个电话简简单单的说几句嘘寒问暖的话语。
父亲说最高兴的事就是除夕夜里女儿给他打的一通电话,只听爸爸喝着小酒,兴高采烈的给我大声讲话。一转眼,我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变老。那一年父母早早的备好水饺,叫我们去吃团圆饭。我给父亲斟满一杯酒,父亲说“闺女好几年没有陪我吃除夕水饺了。”我笑着看了看老公,发现他也在看我,我俩异口同声的说“来年一定陪你过大年!”父亲听了,笑的如一个孩子般可爱。
家里的亲人特别喜欢吃水饺,大白菜帮子一剁,放点调料,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婆婆说吃水饺方便,不用炖菜,不用造干粮。
今天中午,爸爸对我们说:“我们吃水饺吧!闲着没事干不研究的做点吃的,”有点唉声叹气。这段时间憋在家里,不能出门,好人都快憋出了毛病。也终于体会了一把做坐月子的感觉了。
我从冰箱里拿出过年时切好调好的肉用温水泡上,爸爸出门买韭菜和面粉了。
第一次自己动手包水饺是在结婚后第二年,会包以后,陆陆续续就隔段时间就包给儿子和老公吃,婚前吃的饭都是妈妈做好的,从没想过自己也会做,而且做的还挺出色的,时光变迁沧海桑田,单身时没做过的事,婚后都在一步步的履行,不知不觉这几年,妈妈照顾我的辛苦,我都渐渐的亲身经历体验过了。一家人简简单单的一日三餐,也不是是想象中的那么轻快,有时也很费力劳神。刚开始做出的饭菜不是不熟就是太咸,太急功近利的人往往做出的事情都事与愿违。
怼好了水,就开始和面了,以前和面往往都和的太硬,奶奶总说:“孩子你下回不要和的那么硬,费力又不好擀皮”,我一次次的答应着却每次还是和的那么硬。
爸爸回来了!买了韭菜和大米,顺带着给儿子买了个小西瓜,儿子看到西瓜喜滋滋的抱在怀里。韭菜洗好放在一边控水,今天吃韭木耳肉馅的,平常我不大吃水饺,顶多五六个,以前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过年都打好几刀猪肉,走完亲朋好友最后还是这些东西,好几十斤肉都包水饺混沌吃了,吃腻歪了。
老公今天表现不错,给帮忙擀皮,但是擀的皮都奇形怪状的,哎!那形状没法言语。三个人齐心协力不一会就包好两大托盘。儿子看着水饺直喊饿,一会捏捏这,一会摸摸那,爸爸看着他孙子满脸的面粉,笑的不亦乐乎。
香喷喷的水饺出锅啦!三岁的孩子一口气吃了七八个,最后意犹未尽的还想吃!不错,有点小小的成就,这回不但没坏,味道还是不错的,自己也破天荒的吃了一大碗。
一家人健健康康、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的在一起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