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龙丰有老宅,老宅带碉楼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近日,从东江大哥公众号得知,龙丰有一座带碉楼的老宅。那天从红花湖跑完半马后回来,顺便去龙丰看了看。

这座古宅位于龙丰街道花园水社区花园水西路一巷。从实地走访看,好像只有一个进出巷口。巷口就在花园水西路上,它的左边有一家理发店。这一带都是早期建的低层旧式楼房,有不少房子租给了做小生意的外地人,边角地上停放着多辆三轮车,显得有些杂乱。古宅陷落在四周的旧式楼房中,与众不同的存在,既显得突兀,更显得落寞。阳光从西南面射向古宅碉楼前场地一角,三个女人闲坐在那里晒太阳。老宅虽在市区,却很安静,给人一副远离尘世无人问津的样子。

老宅正大门

老宅坐西朝东。正面五间,开三门,中间是主厅大门。

左边一门,门牌号12号。门头上方墙面上还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民公社万*”这样的一行字,“万”字经岁月洗涮,已残了一部分,但依然可以猜出是“人民公社万岁”这样的标语。从这个印刻有时代痕迹的标语可以推断,房子大概是1958年前后建造的。人民公社始起于1958年,1983年结束。这句标语理应在人民公社开始兴起的时候刷写的。那么,也可以推断,古宅比人民公社要早,不妨再向后推一到两代五十年,即1908年。据此来推算,老宅大概建于清末明初。并且,与桥东现存大批明清古建筑来对照,形貌基本相似,那么,这种推断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这座老宅超过百年历史了。

右边一门,门牌是11号,与左边的12号,大概是兄弟一家两户的意思。

正中间是公共的主厅。大门两边还残着旧年时贴的对联:渭水家声,河南世泽。

从这幅对联可知,这是丘姓氏的老宅。

上联典指丘姓的郡望为河南郡。下联典指姜姓的丘氏始祖姜太公“渭水垂钓”之事。至于后来的邱姓,原与丘同源,因在清雍正年间为避孔子讳朝廷下令将丘改为邱。清后,丘逢甲提出丘姓姜太公远早于孔子诞生,没有理由避讳,主张改回原姓丘。

左边门户墙上的“人民公社万岁”

进主厅,两进,天井过渡。天井右侧,一门上贴着一副门神,眼见亲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在我老家过年,有在主门上贴一对门神的习俗。近看这对门神:左边一位手执大刀,右边一位手执长矛,原来是关公和张飞。哈哈,貌似一样的门神,原是有差别的。我老家贴的门神是尉迟恭和秦琼。

出主厅。再来看古宅最左边的一间,被前面后盖的旧式楼房挡住了墙脸,两墙间仅有几十公分的空隙。

古宅最右边的一间,即邻着11号门的,正是这座古宅的特别之处——碉楼建筑。

像这样带有碉楼的老房子,在市区内确实少见。

据了解,碉楼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防御,从留有的射击口上也可以印证。从防御角度分析,是有一定财势的人家,否则,有防御的必要吗?

碉楼的形式相当于现在的楼房。可那时钢筋混凝土远没有盛行,只好铺木板。在九十年代,我老家最早盖的土楼房,二楼铺的就是木板,宽且厚。即使是木板,也不易得。所以,建有碉楼的人家,相比较,不是平常人家,起码是比较殷实的。

从外墙留窗位置可知,碉楼有三层。从一楼窗窥内里,散堆着杂物。碉楼顶上一角长着野草。但看上去,仍十分坚固、雄伟。青砖砌制,泥线细匀,工艺相当好,不然,也保存不了这么久,我甚至相信它比现代楼房还要经久耐蚀。

右边门户

东江大哥有心,呼吁列入文物加以保护。我私下倒没觉得有多么重要。一方面,这类古宅在惠州很多,且都没有成为文物保护对象。难道真的是相关部门没有发现?要知道,管片的,恐怕比自家人还要了解的多,所以说,这座古宅还有多少保护价值及保护意义才是关键;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我是外地人,情感疏离些,也或是我对文物保护认知的欠缺。当然,我不是持反对意见,如果能保护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说来,在惠州十余年,多市区浪迹,最有情感的要数龙丰了,因为,龙丰是我来惠州落脚的第一个地方。那时的龙丰热闹呀,灯红酒绿,五湖四海。我还记得,就在这座老宅入口巷的斜对面,原有一家叫天域的网吧。现在早已没有了。这些年过去,只有基斯大厦的网吧仍在营业,不过,营业面积也缩减了一半不止,生意清淡,上网的人屈指可数。

在十多年前,不知这座老宅有没有住家?现在应是没人住了。从仍贴着的对联看,仅作为丘氏祭祖的所在。

龙丰十余年来,个人看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今日,这座带有碉楼的老宅现身闹市,更觉得岁月苍老,人生白驹过隙。我们能见到它,是一次机缘巧合。

地面最全角度拍老宅 主厅内 主厅内天井右侧一门贴的门神 老宅碉楼 老宅左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