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书是他人智慧的结晶。他人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成书,以资启迪读到它的人。作者所写,自然带有自己的认知,这些认知和他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读古人的书,理解起来要费劲的多。不单单是语言问题,更多的是,古人所生活的时代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太大的变化。所以,读要读懂古人的书,我们必须先了解他当时的时代,了解他的生活。这对我们读懂其作品至关重要。
书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短短几十年,我们就是要读懂几十年前的作品也非易事,原因是时代早已日新月异,对于那个我们没有经历的生活,理解起来也是困难的。
当然,并不是说要你去过那样的生活才能读懂那样的作品,而是要去读懂人生。
生活只是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人生却一个人全部生活的总和。它不仅包含一个人物质的生活,还包含其精神的生活。而精神精神生活的高度,往往彰显一个人人生的高度。
因此,要读懂书,是需要一定的人生积累的。为什么有些书,年轻时读是一种体会,等上了年纪再度,又会有新的体会,也是这个道理。
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副主席华杉曾经说过:读书是一种行动反射,不是为了晓得些“知识”,要切己体察,代入自己,要事上琢磨,落实行动,这就是知行合一。否则,读书也是一种玩物丧志。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85198/792ce5a6fce874bf.jpg)
这与下面这个典故如出一辙。
宋代大儒谢良佐,向理学大师“二程”之一,明道先生程颢拜师。程颢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谢良佐说:“史书”。程颢顺手拿出一本,翻开一段,谢良佐诵读如流,把程颢提到的一大段整个背诵了下来,一字不差。程颢再抽出一本书,从中翻开一页,谢良佐仍然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之后,他恭敬地站立着,本以为自己的博闻强识能得到老师的称许,不料程颢冷冷地说了四个字:“玩物丧志!”谢良佐登时面红耳赤,汗如雨下。
正如先生所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我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去读懂书,从书中吸取营养,然后在用所学指导生活,如此反复,书,这个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美名也才能做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