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第八》

2022-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学习《论语·泰伯第八》。这一篇是《为政篇》的引申跟注解,揭示了儒家学问的来源与传承,既有历代圣王的记录,又有曾子言行的记载。孔子之学,集历代圣王思想学说之大成,曾子又是孔子的传人,因此本篇上述尧舜,下记曾子。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家柳诒徵先生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是中国文化承前启后的伟大圣人,而这承前与启后的伟大在本篇中有深刻反映。

毫无疑问,尧舜之道是孔孟学说的思想源头,韩愈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中庸》称“仲尼祖述尧舜”,孔子把尧舜之道总结成“仁”为核心的学说,孟子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指出尧舜之道是实行“仁政”的“王道”,实行“仁政”的最终目的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满足君主一人的欲望。

对于君主和人民的关系,尧舜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就是把天下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所以尧不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传给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舜,舜以尧为榜样,也做出了大公无私的决定。尧舜把帝位传给有道德有能力的贤人而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是他们最伟大的地方,也是使天下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所在。孔子对让天下这样大公无私的品德极为赞赏,这个我们今天可以从本篇中体会。

先恭诵第1章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我们先来看三让天下的典故。

【三让典故】

殷商末年,周部落居住在今天陕西的岐山一带,它的首领古公亶父娶了一位太太叫太姜,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泰伯(也叫太伯)、二儿子仲雍、小儿子叫季历,三人是亲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季历娶了一位太太叫太妊,怀孕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下了一个孩子叫姬昌,闻一识百,聪明伶俐,深得大家的称赞。特别是古公亶父表露出这样的心意:“我后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周部落要兴起,就要把自己首领的位置,传给这个刚出生的孙子。泰伯是长子,按照殷商和周部落的礼制,是首领位置的第一继承人。泰伯得知父亲心意,心中就反复思量,如何把自己的第一顺位给让出来。

为了不使父亲为难,泰伯就带领二弟仲雍,在父亲生病时假托下山采药从岐山出走,来到西面二百多里外陇县附近的吴山。为什么泰伯要带走二弟仲雍?因为仲雍是第二顺位的继承人,仲雍不走,首领还是轮不到老三季历。由于泰伯、仲雍入吴山不返,季历很快就被古公亶父改立为“太子”,成为王位的继承人。这就是泰伯的第一让,也叫“生一让”。

过了不久,周太公就真的去世了。周部落是个讲礼孝的部落,以孝为先的泰伯、仲雍那是说什么都要赶回来奔丧的。季历遵照父亲的“遗嘱”,要将王位归还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可是季历还是坚持要泰伯当。泰伯于是带着弟弟仲雍和族人举族南迁到了今天江苏无锡梅村镇的梅里,还决绝地断发纹身,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的行为感动天地、感动了当地百姓,大家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并拥立泰伯为王,国号句吴。此为二让,也叫“死一让”。

大约公元前1193年,当了周君的季历,因整肃朝政、扩大领土,遭到商的嫉恨,被殷商第29代商王文丁给杀害了,于是季历之子姬昌应该要继承周君之位了。可是姬昌更是一个大孝子,他想到还有二位伯父呢,按照礼仪,应该请两位伯伯回来接替君位,于是姬昌派人去数千里外的无锡请泰伯回中原继位。结果自然大家都想得到,泰伯又一次拒绝回去,而且深深地祝福侄子姬昌带领周部落走向繁荣昌盛。这就是第三让,历史上又叫“再一让”。

    【三让内涵】

“三以天下让”,这个“三让”呢,古注还有多种解释,当然不管是三次,或者是多次,都可以看出泰伯让得坚决彻底、无形无迹、智慧圆满,深深感动了孔子,孔子赞叹泰伯是至德。

1.让得坚决彻底。当时周还没有平定天下,还是一个诸侯小国,当然也可以说是后来文王传位武王,武王伐纣,平定天下,建立周王朝。不管是周王国或者是周王朝,这个都可以说是天下,那也就是说,把世间最高的权位,就是这个君王的权位给让出来。为了表示让的决心,假借采药之名,携二弟出走不归,甚至断发纹身,伤毁发肤,用不符合礼制的方式使人厌之,表示决心不接替王位。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显示了泰伯的让非常真诚,让得坚决彻底。

    2.让得无形无迹。泰伯三让天下,后世的老百姓,甚至不晓得历史上这件事。这事能流传下来,完全靠《左传》详细的记载。《四书反身录》中说:“为善不近名,方是真善。”泰伯推让,帝王都不要做,当然更不会要一个虚名,让老百姓去称道他了。“力行好事,亦惟行其心之所安,当然而然耳。后世之知与不知,非所望也。泰伯惟行其心之所安,是以不存形迹。”以天下让,是世间最大的让,又能隐晦其迹,泰伯三让于无形而民无得知。有德之人,不求人知,有德若无德,心安而已。

3.让得智慧圆满。对比伯夷、叔齐可以看出泰伯谦让非常智慧圆满。伯夷、叔齐的父亲孤竹君,想把君位传给小儿子叔齐,老大伯夷也看到父亲的心意,于是在父亲过世的时候,提出不想继承君位,就逃走了。他的三弟叔齐,认为应该是哥哥伯夷继承君位,也不愿意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求仁得仁,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那就是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行为是无怨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让国。那他们的行为也当然获得孔子的称赞。可是如果把伯夷的让国,跟泰伯的让国相对照的话,我们会看到泰伯在谦让的方式、让国的时机抉择上,更加智慧圆满。杨名时在《论语劄记》上说:“上以全其父之慈,下以成其弟之友,视伯夷之让,尤为尽善,故称之为至德,见其能全天伦而不伤耳。”

【无得而称】

接着看“民无得而称焉”。在《泰伯篇》第19章,孔子称赞尧的德行时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荡荡就是非常地浩翰,广大无边,“民无能名焉”跟“民无得而称焉”是同样的意思,就是老百姓呢找不到一个称赞之词。那这里的泰伯为什么百姓没有办法去称颂他呢?

李炳南先生在《论语讲要》中说:“泰伯与仲雍托辞要到南方时,古公,季历,心里都明白,他们父子兄弟均以国事为重,彼此心照不宣中完成了让国的大事。我们读这一章,当学太王的眼力;泰伯、仲雍让国的道德。最难得的是泰伯,让得那样和平,而且处置得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称许他至德。孔子称赞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以天下三度让给季历,人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至德。”

【当下受用】

正是泰伯对王位的谦让,才成全了父亲的心意,让三弟季历接替了王位,其后有文武周公,才有孔子,才有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孔子的赞叹,让泰伯的谦让之德彰显于天下,也让这份谦让成为华夏民族的基因。泰伯后代的吴氏子孙建了无数的吴氏宗祠,宣扬本氏族的“三让”祖德,自豪感爆棚,千秋百世的传芳激励着其后代子孙,也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

一个人道德修养要修养到什么程度,才是“至德”呢?要做到泰伯这样“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天下人的利益,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

今天我们学习这一章,也许我们暂时没有机会而且也做不到泰伯这样让天下的格局,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点去除自己的私欲,比如对待荣誉和利益,保持一份谦让,不断实践圣人的教诲,相信早晚有一天,“圣与贤,可驯致”。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三让天下的典故是什么?

三以天下让”,这个“三让”呢,古注还有多种解释,当然不管是三次,或者是多次,都可以看出泰伯让得坚决彻底、无形无迹、智慧圆满,深深感动了孔子,孔子赞叹泰伯是至德。

1.让得坚决彻底。2.让得无形无迹。3.让得智慧圆满。

2.如何理解“无得”?

一个人道德修养要修养到什么程度,才是“至德”呢?要做到泰伯这样“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天下人的利益,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

3.今天的社会,我们怎么落实谦让的美德呢?

一个人道德修养要修养到什么程度,才是“至德”呢?要做到泰伯这样“6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天下人的利益,皇帝可以不当,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

今天我们学习这一章,也许我们暂时没有机会而且也做不到泰伯这样让天下的格局,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点去除自己的私欲,比如对待荣誉和利益,保持一份谦让,不断实践圣人的教诲,相信早晚有一天,“圣与贤,可驯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