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你会应用GPS为生命引路吗?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181人  南昌阿波罗

2017年7月2日,目标管理专家永澄老师组织了一场钻石行动,帮助活动参与者制定下半年的目标,永澄老师的目标制定有三步:1. 激活内心动力:找到自己的牵引力。2. 钻石还是项链:如何做少得多?3. 找到你的钻石。

《钻石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很多小伙伴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

如何才能创建自己的人生规划?这让我想到《生命向前》一书中提到的“设计遗产”。

《生命向前》

通常,我们只谈论富人和名人时使用“遗产”这个词。显然,亚伯拉罕.林肯留下了遗产,科尼利厄斯也是如此,马丁.路德.金和玛格丽特.撒切尔也是。难道我们其余的人也会吗?绝对会。

我们的遗产包括几个方面的资本:精神、知识、关系、职业、社会。这包括你所信奉的信仰、你秉持的价值观、你表示出的爱意、你为他人提供的服务。这是当你离开时,你自行刻下的印记。

事实是,每个人都处于创造并留下一笔遗产的过程。该问的问题不是“你会留下遗产吗?”,而是“你会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你越早面对这一现实,就越早可以开始创建它。不管你喜欢与否,你现在的人生决定了你的遗产内容。

正如前文所建议的,想象自己的葬礼会对此有帮助。问自己:当我离去时,我想要别人怎么记得我?你希望那些最亲密的人怎么评价你?

父亲

看到这里,我脑海中突然出现了父亲的身影,我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大夫,在那个年代是科班出身的人才, 在当时的县人民医院外科领域和其他几位年青大夫一样风华正茂,每天不停的忙碌在手术台上。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父亲也受到“文革”的冲击被下放,碾转各偏僻的乡镇。直到80年代,父亲才被落实政策,可以申请调回县城工作,但这时的父亲却婉言谢绝了老领导老同事三番五次要他回城工作的邀请,他说,作为一名医生,能在农村为各位乡亲解除病痛尽微薄之力,同时又能陪伴年迈的双亲,让我能尽孝又能尽责,我就满足了。就这样,父亲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走遍了故乡的每个村落。

时至今日,我偶尔返乡,遇到上了年纪的人,一聊起父亲,马上就会说,你就是某某医生的儿子呀,唉,你父亲可真是一个好人啦,想当年~~然后是我听了无数次的说父亲如何对人和气、如何用草药敷毒疮、如何与乡亲一起在初春的秧田地头吃饭、在万人会战的水库工地巡诊、雨雪天如何在泥泞的田埂上摔跤~~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姐弟几个一直对父亲颇有怨言,因为我们高中在县城求学,由于家在乡镇,只能寄宿,条件十分艰苦,看到家在县城的同学非常羡慕,很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不愿意来县城工作。

现在,对照《生命向前》一书中关于“生命问题”的阐述,让我似有所悟:

问题1:我希望自己如何被他人记得?无论对什么事情做计划,最好的开始是计划每件事的结尾。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你想上这件事如何结尾?你在离世之时,你希望他人如何回忆你?

问题2:什么最重要?也许你从来没想过要自己问这个问题。“在我的人生中什么事情对我最重要?”这个问题关乎优先级别。别人无法为你决定哪些事更优先。你必须要为自己负责。

问题3:我怎样才能从当下达到我的目的地?如果你想改善你的人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力,你就需要清晰你当前所处的位置、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地、你如何从前者到达后者。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经历过浩劫、亲历了乡亲病痛的父亲,在那个时候已经回答了这三个“生命问题”。故乡,有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坚守成为他的选择,因为那是他的道路与方向。这三个问题,就如GPS一样,为父亲的生命精准地定位!

攀登者的目标

记得纽约时报评论家David Brooks在他的TED的演讲中这讲说过:

索罗维奇克说人性可以分为两面,他把这两面称为“亚当1号”和“亚当2号”。

“亚当1号”是世俗的、雄心勃勃的,是我们外在的一面:他想要去建造,去创造,创造公司,去改变去革新。

亚当2号则是我们谦逊的那一面。亚当2号不仅想做好事,并且想成为好人,他想在内心深处对上帝、世上万物,以及我们的未来怀着虔敬之心。

亚当1号想要征服这个世界。亚当2号想要倾听这个世界的呼唤并且顺从这个世界。

亚当1号想知道怎么把事情做起来,亚当2号则关心我们为什么做这些事。

亚当1号的座右铭是“成功”,亚当2号的座右铭是“爱,救赎,回报”。

索罗维奇克还说,这两种人性在相互斗争。我们对外在成功和对内在价值的两种渴求在不断相互对抗。更有趣的是,我们人性的这两面是依照不同的逻辑运作的。

外在逻辑方法是经济学的逻辑方式:投入产出模式和风险回报模式。我们内在的一面依靠的则是一种道德逻辑,通常还是一种逆向逻辑。你不得不通过付出来得到

你不得不服从外在的一些东西去获得自己内在的力量。你需要克服你的欲望。了使自己满足,你需要先忘记你自己。为了找到自我,你需要先失去自我。

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5年来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报怨他人、报怨社会。

哈佛大学图书馆

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生命不断向前,GPS为你引路!

生命向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