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欣赏提升认知价值变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聪明和智慧互尬

2025-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萧力恒

市场不关心企业家是谁,它只惩罚逻辑的漏洞和战略的短视。

许多企业的失败,根源恰恰在于其领导者引以为傲的"聪明"和蛮横的"傲慢"。这种聪明,在新时代的消费者和市场面前,正迅速失效。

贾国龙先生无疑是极其聪明的企业家。他能将西贝做到如此规模,证明了其在运营效率、品牌营销、标准化复制上的顶级"聪明"。
但他的"聪明"在预制菜事件中暴露了其边界:这种聪明是内向型的,核心目标是"如何让我(企业)的效率和利润最大化"。预制菜本身就是这个逻辑下的高效解决方案。

当他用"专业"和"大师"人设,来为预制菜辩护时,他是在用过去的"聪明"逻辑(打造人设、营销话术)来应对一个全新的挑战。

他完全忽略了消费市场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消费者不再为"高效"买单,
而是为"信任"和"价值认同"买单。

用战术上的"聪明",去掩盖战略上"不智慧"的漏洞,是所有成功企业翻车的共性。
当他越是在技术上(硬拗),证明预制菜的安全与美味,就越是在战略上疏远那些因"新鲜、地道"、"现炒、手工"概念,而追随他的核心用户。

他没赢到辩论,更输掉人心。

"智慧"是人成长敬畏的哲学,愿意承认市场才是唯一裁判。
罗永浩的反应,之所以看来更具"智慧",并非因为他永远正确,而是因为他做对了一件事:他只是一个"用户代表"和"市场观察者"的身份。
他跳出了企业家的思维牢笼,不再纠结于"做预制菜的技术是否合理",而是直接刺向问题的核心:
「一个以"大师工艺"为价值主张的餐饮品牌,推行工业化预制菜,是否构成了对品牌承诺的背叛?」
这是一种外向型的、敬畏市场的智慧。它不在乎圈子里的面子和人设,只在乎市场最基本的逻辑:

「价值承诺必须前后一致。
他的"仗义执言",本质上是替数百万感到困惑和被冒犯的消费者,发出了市场的警告声。」

「智慧」是"承认用户是最终的裁判长"。
老罗的举动,不管其初衷如何,在客观效果上扮演了"市场清道夫"的角色,直道出皇帝的新衣。
这种来自外部的、犀利的批判,对于任何一个组织保持清醒,都是无比珍贵的"智慧"输入。

企业未来的分水岭,在于"做大规模"的聪明 对干"创造持续价值"的智慧。
过去的市场会奖励"聪明",谁效率高、速度快、规模大,谁就能赢。
未来的市场将奖励"智慧",谁更真诚、谁更透明、谁能构建坚不可摧的信任,谁才能长存。

【聪明的陷阱】在于相信过往的成功路径,可以无限复制,陷入能力的诅咒。
企业家用内部视角的"逻辑自洽",代替了外部视角的"用户接受",这是所有大企业病的根源。
【智慧的出路】在于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和警觉,敢于自我革命。
智慧的企业家不追求“永远正确”的人设,而是展现“永远成长”的真诚。

他们会说:
「我们尝试了预制菜,但发现这不是你们想要的,我们错了,这就改。」

"聪明"是发动机,决定了企业能跑多快;但
"智慧"是方向盘和刹车,决定了企业在冲向悬崖时能否及时转弯或停下。

许多企业的悲剧,就是油门焊死,可却弄丢了方向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