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岚老师讲诗词笔记九洲芳文精英培训(一期)专题九洲芳文精英特训营每日作业专题

我的心学日记(二)

2025-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芃芃麦田

一日小记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 又渐渐填满真感情;……世界赠予我拥有 也赠予我回敬;……赠我一个名 又渐渐长大的年龄;赠我一首诗 又悄悄读得很安静……”除夕夜听到这首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也突然安静下来。每个人都是无牵无挂而来,又无处安放而走,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到底哪里才是归途?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可能就如虫鸣、闪电、风铃、名字、诗句一般,不知缘起何处,来之如风,沉沉浮浮,终于缘灭,不知何处安放。

心学日记

“世之君子唯务致其良知。”-----王阳明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即强调个体内在的良知,这与“格物致知”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良知的获取过程和方法的不同,这是经过实践和调查得出的结果,事实证明,致良知才是一个人实现价值的方法。

阳明先生精通佛、儒、道,在他和妻子由余姚搬到绍兴时,隐居洞中远离尘嚣,本想按照道家的方法修炼静养,从此远离尘世不再过问世上的事情,但他在修炼过程中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和祖母尚在家中,自己还没有孩子,那种对家庭、对长辈的责任让他放弃了修行的念头。这种思念父母的情感是孩童时期就有的感情,也是每个人内心最纯真、最善良的感情的体现,能找到自己心中最初的良知,便是致良知,也是一种责任感和人性的显现。

看过很多阳明先生与学生的问答,很多学生都曾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成为圣人,认为圣人都是天之英才,是需要很强的悟性和学识才能做到的,但阳明先生总会告诉他们,其实人人都是圣人,能拜他为师、能一心向学,这便已经是在不断成为圣人的路上了。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圣人,都怀有纯洁的感情和无所畏惧的勇气,只是后来在各种曲折的经历中丢失了自我,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当一个人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圣人的影子,做任何事情都能站在圣人的角度上做出决定,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人间也没有那么多的疾苦,只不过是心被蒙蔽了,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而已。

“事上见良知。”阳明先生讲要知行合一,事上练。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但是做庐陵县知县却能让人扒一层皮。阳明先生任职期间,其艰险困难、事务繁忙是任何地方所不能比拟的,但阳明先生却能不紧不慢,从调查开始,彻彻底底搞清楚人民的问题在哪里,然后有条不紊的制定计划和规定,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让那些看他笑话的贪官傻了眼。

阳明先生没有什么诀窍,核心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抱怨、不逃避、不等靠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着承担父母官的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原则,真真正正地把心放在解决问题上,心无旁骛,一心向上。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吧!逃避必然会纠结,只有面对才能化困难为成功,一点点积累,便逐渐实现自身价值,功德圆满。

一日总结

我承认自己有太多的缺点,对父母不上心、对工作不用心、对伴侣不关心,也许在外人看来自己并没有做得很差,但自己经过反思,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也是不该出现的,解决的方式需要再改变一下的。

感恩亲人朋友对我的包容和体谅,才让我有机会看清自己。感恩遇见,感恩一切赠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