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保险分析惠州市

买了消费型重疾险的,可能最后钱赔不下来

2019-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e3ab783579ef

本文摘要:

一、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的核心区别;

二、为什么强调“带身故责任”的重要性;

三、本文总结;

一、消费型重疾险和储蓄型重疾险的核心区别:

重疾险保障一般分为两大方面:疾病保障和身故保障。对于疾病保障,消费型和储蓄型的疾病定义基本是一样的;而我们一般根据“是否保障终身”及“是否含有身故责任”来区分储蓄型重疾险和消费型重疾险。

注意:这里说的“身故责任”指的是“身故赔偿基本保额”,大家不要被那些“身故赔偿已交保费\现价价值”的“假”身故责任给迷惑了。

举个例子:

同样买了50万保额,储蓄型重疾险交保费1万/年,而消费型重疾险不带身故责任的交6千/年,假设交完钱的第一年就不幸意外身故了,储蓄型重疾险会赔偿50万的保额,而消费型重疾险赔偿的是6千元的已交保费。两者相差巨大!

网上经常吹捧要买就买“纯重疾”,也就是不带身故责任的消费型重疾险,但是它其实有个重大“缺点”。

二、为什么强调身故责任的重要性?

有了解过消费型重疾险的小伙伴肯定也都对重疾险的病种有所了解,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大病都“确诊即赔”。

很多疾病并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意思,保险条款对每一种疾病的定义都写得很清楚,比如急性心肌梗塞,必须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里面的3个或以上才有得赔,不是心梗发作就赔:

又如脑中风,必须治疗够了180天,然后还遗留下了符合规定的后遗症才有得赔,不是说中风了就赔,如下图

试想一下,有多少案例是急性心梗还没撑到医院就挂掉了?脑中风又有多少是没抢救过来的?按照条款,这两种情况都没得赔!

大家想想,为什么急性心梗和脑中风在重疾险的理赔率,并没有像恶性肿瘤那么高?其实,不是因为发病的人少,而是因为发病后没撑到符合理赔条件人很多。

类似的重疾还有很多:

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要透析够90天;

冠状动脉搭桥术——要做了搭桥手术;

深度昏迷——要持续使用呼吸机96小时以上等等,不胜枚举~  

买了不带身故责任的消费型重疾险的人一旦发生了这些重疾,如果因为“没撑到符合赔付条件”而没得赔,就肯定会说“到人都没了,这么严重都没得赔,保险是骗人的”。也因此,争议纠纷随之而来!而买了储蓄型重疾险的就没这个“隐患”了,就算重疾这方面不符合理赔要求,但申请身故理赔也能把几十万的保额赔下来。

三、总结:

1.买了消费型重疾险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很多病就算得了也不一定能赔下来,特别是在“理赔不是本人办理,而是家人代办”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纠纷。

2.如果你对重疾险的理赔条件有足够了解、有专业客观的经纪人给你解释清楚+协助理赔、预算又确实很不足的,那么消费型重疾险可以考虑,否则,后面理赔纠纷真的很容易发生。

3.]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消费型重疾险的性质,具体到某些产品有条款带坑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大家有其他疑问的欢迎留言讨论哦~

by 精算保Ken | 全网同一I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