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如是说
寒假突然对中国的国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便在书单中选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老子道德经注》。刚看时,有些后悔,因为连注释都由曹魏的王弼编写,全书字面意思看不看得懂都是一个挑战,唯一能顺畅通读的便是开头的校释说明。可以说对于《道德经》的原文,看不懂是常态,一知半解是少数,结合着王弼的注释艰难理解,终究自己琢磨出了几个可谈之资。
第一点是老子的“失真”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器物被打磨历炼至尖锐,反而容易被摧毁。由此推来,只有保持自然本真的样子,才足以长久保全,此为外物的不失真。“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用王弼的注释:天地任其发展,万物便能自相治理。故天地“不仁”,并不是说天地有失公平,而是天地的无为之治才得以百姓守其本性。老子总认为,是后天的教化改造了人类,让人们失了本性,遵守代代相传的旧例。他理想地假设,若是个体一生下来就不受旧文化的熏陶,那么它的本性就不至于被玷染,所谓不失真的境界便是如婴儿般“专气致柔”。这样对初生生命的敬畏不禁使我想起了尼采的精神三大蜕变,婴儿处于蜕变中的最高境界。当然,两人对婴儿的理解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却完全没有矛盾。老子崇尚婴儿的本真与自然,尼采崇尚婴儿的遗忘与创造,两者思想的一联系,构成了脑海中对“婴儿”更完整的理解:所谓婴儿,便是不跟随盲目的人群走,不去染污浊之气,时刻保持遗忘的心。每天怀着好奇与创造,以新生儿或是造物主的姿态俯视这个需要改变的世界。这就完全解释通了为什么柏拉图构建理想国时曾设想在建国之初就把所有10岁以上的人遣送出国,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难以改变。让年轻人留在这个国家,便能让什么都是新的。当然,王弼对婴儿的解读中有一点我不太认同:“言仁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而物全而性得矣” 。物既然要守其本性怎可无欲呢?我常以为,万物有了欲望才有了灵性,就是婴儿也知饿时要啼哭,受冷时努力寻找怀抱。最基本的求生欲万物皆有之,若是如王弼所说的婴儿无欲,反而是压抑其本性。故这一点,我保留着怀疑的态度。
第二点是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王弼注到“人恶卑也”,如此直接的点评却一针见血。与水相比,人就是个浊物。对于这个“水”和“善”的解读,老子有间接的解释:“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水能利万物者,必因它不为自生。这样一解读,“我中无我”的状态便出现了,同时,还有佛系的与世无争的感觉。起初我难以理解这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抽象道理,但后来看见一则小故事,突然觉得又懂了几分:
在二战期间,一位犹太人被关押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受尽凌辱。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像这样把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我便应证了“我中无我”的状态。“天地之所以长久,以此不自生”,便是天地把自我的私欲剥离了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或是“上帝视角”,做到“无欲无求”地长久存在着。
第三点想要谈的是老子的价值观。所说“价值观”,是老子对世间善恶丑美,是非曲直的判断,与对立面间的思考,“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的:“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万物有了对比才体现出自己的光彩或是丑陋,同时,命运的不公平与世界的畸形也逐一体现,因此老子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曲则全,”读到第一句时,我不禁寒毛耸立,简直像是在见证一位英雄在历史的大趋势中逆流而上,大声呼喊“绝圣弃智”般让人热血沸腾,心中舒畅。当然从原文来看,字面意思是:不给事物制定一个衡量标准,就不会使人心靡乱,礼崩乐坏——因为从来都没有这些区别是非对错的价值标准。但这真的行得通吗?想起尼采说的“人为了保存自我,给万物以价值——他创造了万物的意义,一种人的意义。所以他称自己为’人’即价值的评估者。”在这一点上我站在尼采这边。我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清楚身边的事物对他的价值,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若人一出生连个价值尺度都不给他,他也许得经历从猿猴到人几千年的心智进化,才能拥有一点人智。人类文明之所以延续,不就是因为一代代文化的传递吗?老子当然可以否定那种延续是没有意义的,是陈旧落后的习俗进一步的侵害,但他自己也讲出了“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上古虽远,此道存焉,道之所以一直存在,便是人这种精神生生不息。因此每个人的价值观还是需要融入社会的大流,但在价值观之外还应有不人云亦云的态度。当然,在对立面这一问题上,老子还有另一个著名的思想,可谓玄之又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有种不刻意追求,反而可以得到想要的这层意思。之前看几个企业家谈老子的思想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我不理解,更不敢相信,把这句玄妙的话写进读书报告,觉得实属有趣,如果哪天我理解透了,便来分享分享这其中的成功秘诀。
最后分享阅读《道德经》中一句“功遂身退,天之道”,初读时如惊雷闪现脑海,错愕了半晌,随后又细品,古今种种伟人的事迹在记忆中浮现。那些成功身退的,或是寄余生于西湖轻舟;那些无法身退的,遗世“出师未捷身先死”,或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感动感叹许久,最后在此句边写下“望众生谨记,望余生谨记。”
读最原汁原味的《道德经》固然困难重重,但读毕又觉得一丝庆幸。在这本仅两百余页的书中,我有幸接触了最准确的原文与最直接的王弼的注释与点评。有人说读红楼要读脂批版,那么读老子,就要读王弼版。撰写读书报告时去网上搜索过个别句子的释义,都让我有些失望。肤浅的理解简直不忍直视,个别用词与解释甚至觉得偏离了老子或是王弼解读的初心(如“天地不仁”,被翻译成“天地不公”)。这也许就是读原文的魅力所在吧。
最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句便已指出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我所能表达的便只是对这天地无名之道的几句杜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