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惯性的困扰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宝司机

上周末为孩子补习的事情,我与先生和孩子发生了争论。我当时意识到自己有生气,但是就是不想停下来,就想争个输赢,继续与先生理论,最后不欢而散。

本周工作上接二连三收到客户的投诉,反映我们的管理、协调、统筹能力差导致施工进度滞后。事实上在半个月以前,就因为进度滞后被客户约谈过。我在听到客户要上报省公司撤换我们单位时,我一下子就着急了,一方面我安抚客户,一方面我在工作群里与交付口的管理者沟通,把客户对我们的意见如实的与管理者沟通,但是做为管理者的同事在与我沟通完之后,顺手就安排他的下属去落实负责,而他的那个下属在贵州负责别的项目。我知道后,一个电话过去质问他的管理方式有问题,显然我把对他的不满的情绪也带出来了。

说这两个例子,是我发现我的思维模式:只要别人没按自己的要求做,生气、愤怒的情绪就会出来,总想去纠正别人的行为,这些强人所难都是暴力行为。为此我往往就陷入自责的情绪,觉得自己学了那么多,就是用不好,觉得自己并没有多大改进而感到很差劲,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学以致用,那样我会获得价值感,觉得自己是优秀的。

那为什么我会学习了那么多知识而用不到呢?在透过近一个月的生活经历发现,用几十年的思维模式真的很难在一朝一夕改变和转化的。是的,我得再多点耐心去到内在多问自己现在是什么(感到很沮丧,有些难过,我在想先生不同意补习的时候,我为什么生气?我的生气下而是担心和焦虑,担心孩子不补习,成绩上不去,上不去就会面临进不了高中,而进不了高中这个结果对我意味着我做为母亲会觉得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路上没有给予引导与协助好他而感到很失败,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失败在于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会感到不安和遗憾,不合格在于我是没用的妈妈。

后来我去做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协助,让我发现自己忽略的部分:忽略对孩子感受的了解;忽略对孩子改变部分的及时肯定与鼓励。另外,还有一个发现是,虽然比起以前我现在懂得调控一下情绪,也会去了解对方,但总会不经意的就给人灌输自己的道理,让对方照着自己的要求,这种强加于人的想法背后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所以咨询完我又回到内在进行了整理:

1、以后每天完成一篇自我觉察日记,观察自己做了什么,感受是什么,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用心观察孩子和先生好的部分,及时的去表达肯定和鼓励。

3、计划与孩子通过书信的方式,分享我观察到孩子好的行为,好的品质,同时也分享我的生活和工作,遇到的开心和困惑,对于困惑我是如何克服的等等,每周写一篇,交给他,不期待他有任何的回复,只是给他看。

这样做也许可以帮助自己有意识的去观察,去了解,从而提升自我觉察的能力,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