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到了一定的工作年限,几乎已经与自己的工作环境合二为一,便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业务,总认为自己的那些老经验、老办法,足以应对现实的各种状况。再加上每天的工作生活中的事情也的确繁杂,因此没有时间,更没有心境,去踏踏实实的学习新的业务知识。而现实却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着的,如果固步自封,很快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学习,也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一边有学的必要,一边却没有学的动力。怎么样让需要学习的人去学习,也就成了不大不小的难题。于是各种各样用于学习的电子系统、手机软件,也就开发出来了,在电子屏幕上学知识点、听讲座、参加考试,形式虽然多种多样,然而学的人却依然还是提不起兴趣。所以只好再出一招——考核,设定最低分数,要求必须在一定时间完成,学知识点记分,听讲座计时,参加考试过关,通过系统、软件自动记录成绩。也就成功的强迫同仁们去使用这些系统、软件了。至于这使用是不是真的为了学习,就交由使用者自己去把握了。
凡是有数量积累要求的工作,尤其是这种学习类的硬性要求,一般都会被找到些投机取巧的窍门,而且也总有人善于去挖掘这些系统、软件里的漏洞。毕竟学习是枯燥的,找到了窍门、漏洞,便会事半功倍,当然这里所说的这事半功倍,绝不是学习上的事半功倍,而是应对硬性要求上的事半功倍。这种办法一旦被找到,便会在“苦大仇深”的同仁们之间迅速传播,还有好多人为之拍手称快,并且为发现者击节叫好。于是乎,关于学习的考核数据便越来越好看了,同仁们也越来越轻松了。那些应该学习的人假装学了,而要求别人学习的人,也假装认为应该学习的人学了,造就了一片皆大欢喜、其乐融融的景象。
不想学习的人确实大有人在,而想学习的人也不是凤毛麟角。在许多人挖空心思投机取巧的同时,也还有人在老老实实的,认认真真的,学知识点、听讲座、参加考试,一板一眼的去积分。而这种学习方法,却永远比不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所以他们在考核的积分榜上,就会被远远拉开。劣币驱逐良币,愿意学习的人也只好用起轻松的办法,而一旦用起来了,也就会乐此不疲了,接下来还有几个人会去认真的学习了呢。这种考核和考核里的漏洞,便把人引向了与目的地完全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