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你有没有想过,古代为什么要修长城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225人  杜明宇

万里长城万里长,横亘于中国大地上的长城,自秦始皇以来,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雄伟壮观,延绵不断。历朝历代,建都以后都喜欢修长城,长城也越来越长,在明代达到了高峰。

秦并六国以后,分裂的中国大地成为一个整体。中原之内,物产丰富,百业兴旺。边塞之外,大漠孤烟,地广人稀。塞外的蛮夷部落,经常骚扰边境。一旦得了机会,就冲进中原大肆劫掠一番,然后扬长而去。

一打就跑,趁你不注意他们又冲进来了。广大的土地,幅员辽阔,边境绵绵。从任何一个地方他们可能趁虚而入,然后又扬长而去。而一旦少数部落积攒起了一定的实力,甚至会威胁王朝的安定,有灭国的风险。

历史上,边境都是重中之重。亲兵重将,常年驻扎看守。然而即使如此,战乱依然四起,烽火依然不决。

那么,区区长城竟然可以挡住数十万之众的大军和铁骑吗?

长城万里,而兵力毕竟有限。再多的军队,就算全部放到长城上去,也是一群人站成了一个长队。只要集中力量,攻打一个地方,夺取之后,拆掉一段围墙,精兵强将步步跟进。那么中原大地,何尝不能收于囊中。

然而古代的帝王将相,也毕竟不是平庸之辈。何况国家危亡之大事,岂能儿戏?

为了边境的安全,长城不但要修,而且必须要修,越长越好。因为长城不但有用,而且非常有用,用处比你想象的更大。

一、军事上,信号传递作用

长城虽然不够高,也不够坚固,但是长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烽火狼烟——信号传递功能。

在通讯不够发达的古代,除了快马加鞭,就是飞鸽传书,而这两样的传递速度和传播效率都不够,尤其是敌军来犯,家国危亡的时候。

烽火狼烟,就是专门的“军用无线电波”。当一个烽燧台燃起了狼烟,五里之外的下一个烽燧台就会相应点燃狼烟,将战争信号快速、准确且及时的传递出去。然后镇守边境的将领就会迅速集结兵力,剿灭叛乱。

即使敌军趁着夜色,刺杀了数里之内的全部值班士兵。第二天早上,相邻的值班士兵发现异常,还是会将信号传递出去。

二、政治上,经济制裁作用

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远远超过塞外各部落。粮食、布匹、烟、酒、糖、茶等等是中原的主要产品,而塞外大多是游牧民族,主要产品只有牛羊、毛皮等等。由于自己没有能力生产,塞外部落必须要和中原之间进行贸易往来。

从经济的角度,前者的经济体量远大于后者,即使不和塞外往来,中原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对于塞外来说,如果失去了与中原的贸易往来,那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如果朝廷拒绝和塞外往来,塞外的各种物价就会飞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同一种东西在两地有不同的价格,那么必然会有商人往来于两边,输送货物,赚取差价。边境那么辽阔,随便找一个穷山野岭就能探出路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困难再大,商人们也能克服。

此时,长城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划分了一条边境线。商人为了利益可以翻山越岭,可即使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翻越长城,而只能通过关隘进出。关隘就相当于现代的海关,既管住了货物进出口,还能收税,何乐而不为?

由于贸易只能通过关隘——即通商口岸来进行,长期以往,关隘处就逐渐人丁兴旺,而没有关隘的地方,只会人口流失,千里不见人烟。即使蛮夷作乱,打开一段缺口冲进来,也是千里赤地,不闻鸡鸣。而如果强行攻取重兵把受、易守难攻的关隘,又岂是那么容易?

把原来散布荒野的、各种秘密的贸易小道给堵死,由朝廷设立的各个关隘进行统一管理,朝廷就可以把经济往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臣服于我,则开放贸易。如若兴师作乱,先断你经济命脉。这才是长城存在的最大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