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点,带你快速了解《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本周读了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感觉思绪很多,总体来说,杂而乱。
与这本书的相识缘于去年充的京东会员送的免费京东阅读起。随便翻翻之余,系统便推荐了这本书,初看副标题确实挺吸引我的——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仿佛给了黑暗中的我一束光。
因为那段时间的我生活处处不如意,人生也处于极度的低谷之中。
那么看完这本书我变得很厉害了吗?我的回答是:并没有。可能这时你就会说:骗子,大骗子,纯属欺骗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然而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性格是很倔的,首先我并没有怀疑此书,而是怀疑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方式。
那时的我采用的是手机屏幕阅读,不是在地铁上翻翻,就是在食堂排队打饭的间隙,因此可以这么说,对于这本书我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享受新概念带给我的刺激,简单地去满足了大脑的愉悦感,并没有看清庐山真面目。
于是今年我索性买来了纸质书打算好好研读,这一次读下来也不能说我把这本书吃得多么透,但是感慨倒是有几点。
1. 读经典书籍得意义在于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收获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曾经说过:对于自然界会消失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生命。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经典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此。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地加速,你可以想一想你有多长的时间没有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了?更别谈经典书籍了。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抛弃这些东西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纵观历史的长河,我们会发现曾经我们的迷茫和失落,他们也都曾经有过,而且给我们总结出了经验和教训。
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我们就可以和这些杰出人士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慢慢地我们便会发现人生那么短,而路又那么长,挫折和苦难只会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踏实。
2. 时间本质上无法管理,因为它的必然流逝
看过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人都知道,之所以我们需要把时间当作朋友,本质上在于时间的必然流逝。
而大多数时间管理的书籍只是交给我们一些如何利用时间的技巧,从而去放大单位时间的单位价值。这看着其实也没什么毛病啊,直到我在书中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要比预期的要长,即便我们在预期中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便是著名的侯世达定律。
看完以后我恍然大悟,因为我也学习时间管理有一年多了,每次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原来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导致我快马加鞭去完成一个在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的事情,而这件事情我一旦无法完成,我便会陷入焦虑与自责当中。
而焦虑和自责本身也是特别耗费时间的。这就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去接受一些东西: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管理我们的注意力,不要让这项我们唯一能够自主管理的宝贵财富被别人轻易地收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避开几个大坑:
大坑一:喜欢瞎凑热闹;
大坑二:心急火燎随大流;
大坑三:为别人操碎了心。
3.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中国有很多所大学,从一本到三本等等,不管最终上了什么大学,抛开一些外界的因素不说,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三本学校的学生用功程度不如二本,二本的不如一本的。
尤其是那些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因为高考本身就给他带来了很强的挫败感,进入大学以后更加是以周边的人要求来要求自己,整天沉醉于逃课和玩乐当中。稍微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努力一点就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罪一样,殊不知他所在的世界和别人所在的世界的标准已经完全不同。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是的,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确实进入了一所不太好的学校,但是我们也知道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线上的课程这么多,但凡我们有点觉悟就不应该让自己为外界的环境所同化。
我现在在苏州的一家培训机构上班,这里的小孩从小学开始,就需要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包括:书法、钢琴、奥数、英语、围棋、马术等等。说实话,要学这么多东西,他们会觉得苦吗?累吗?但是除去这些,我觉得很多小孩是非常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的。
真正地休息不是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看电视或者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对这个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就像你小时候看到天空是蓝的,你就会问: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的呢?后面你长大了,觉得一切都是正常的,你就失去了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洞察力。
最后祝你永远虚心若愚,求知若饥。我是小飞侠,我在这里和你一起进步~
我那么喜欢你,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