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心理今日看点

特朗普当选带来的反思:教育中的逆向歧视

2016-11-19  本文已影响490人  黑远智is白菜帮子

逆向歧视是指强势群体因其身份受到不利对待。

上周参加了一个论坛,一个政治经济大咖为我们解读当下最热议的话题——特朗普为什么会当选?

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经济方针上持两种不同的态度:低管控、低税率、低福利带来的机会均等(特朗普);高管控,高税率,高福利带来的结果均等(希拉里)。从结果的角度看,无疑特朗普的观点赢得了更多美国主体民众的支持。

为什么?因为美国一项现实问题愈演愈烈:为了避免种族歧视的言论,为了更多的帮助弱势群体。更愿意用努力换取回报的白人乃至华人群体在努力奋斗的同时,也在被征收更高的税收。而这份税收作为福利“养活”了更多压根不想工作的弱势群体。必要的政策倾斜和福利是必须的,但似乎政策发展的轨迹已经被“种族歧视”等言论挟持,越来越夸张的倾斜,导致主体民众反而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被不公平对待的群体逆向歧视的现象愈发严重,也成就了把握好这一契机的川普。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的观点来自论坛的发言人,我个人对于政治没有任何的基础和判断力,但只是从他描述的“逆向歧视现象”中,不禁的让我想到了生活和教育。

我们是不是也在不自觉的进行着“逆向歧视”?

1.一个群体中,我们更不爱表扬聪明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想象如此一个场景:考试后,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这次考试考到了85分,而一个很努力,但能力实在不够的孩子页考到了85分。您会如何去做?

这是我在一场教师培训中提过的问题。当时多数老师都会如此回答:对那个努力的孩子给予表扬和肯定,因为这的确不容易;对于聪明的孩子,也表示肯定,但同时也表达希望再上一层楼!

矫情一下:同样的分数,为什么一个人收到的是表扬,另一个人收到的是期待?对孩子来说,期待也很容易传达另一个信息——你做的还不够好。

我并不是想表达上面那种做法对或者错,而是我们可以从这个回答中意识到我们对于聪明和努力的不同看法。缺少努力的聪明人,我们会觉得“不够好”。而不够聪明的努力人,我们便不再有更多的要求。分数作为客观衡量的标准却没有被客观的回应。

班里A和B关系很好,但B的确比A慢很多,A经常会很好的完成任务,可我也总会因为担心总夸A,B会受到更多的打击,于是我会格外谨慎的赞扬A……时间长了,A能被表扬的事似乎少了……?

2.你作为学霸,就应该分时间来辅导其他同学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提升成绩,老师更喜欢采用结对组成学习小组的方式,由优秀的孩子帮助那些差一些的孩子。如果那个成绩好的孩子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拒绝或者敷衍,可能就会收到“冷漠”“自私”等标签,甚至可能还会被“热情的帮助”……

教会别人,是更好提升自己的一种途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也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这个学霸的结果,已经是我努力的极限了;如果我为了保持成绩已经难以付出更多的时间了(至少如果是他自己这么认为);如果我帮助的那个人本身就无心向学,因此我除了指导解惑还要履行监督职责,实在太费精力……此时的“帮助同学”也是在损失自己。

C在班里成绩优异,做事认真。于是我经常会把更多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对于一些同学,一些事,我也希望他能够从同学的角度帮上一把……C很认真的投入很多工作,连续两次考试C都不在前三名了,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C在学习上更努力一些……

3.我们更爱分给“个别的人”更多的精力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杰夫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我不会关注太优秀的孩子,因为他们优秀不会跟我有太多关系,也不会过分关注完全不喜欢学校的孩子,他们从家长开始都对学校有着仇恨(美国国情吧……),刚接班时,我会看着人名单:哪些是我想不起来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才是我真正要关注的。

我们习惯的和印象深刻的教育故事,经典案例,无疑都是面对个别学生的转化。老师们用无私的付出,改变着他人看来已经快没救的灵魂。但我们冷静的思考一下:之所以这些算是经典案例,不也恰恰因为是极少数么。如果我们平常的时候不停的在追求极少数的实践发生,那最后无暇顾及的,反而是班里最默默无闻的那群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否公平呢?

作为老师,我不可能不去关注哪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一个人能量有多有少,但都是有限的,如果这边多一点,那边就一定会少一点,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

D是最“特别的”孩子,于是我给予了他极大的关注,D有了一些变化,但这时候,班里出现了一个意外:E和F发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回想最开始的苗头,我当时单纯的以为两个听话的孩子不会把那点小矛盾看得太严重……

4.哥哥弟弟打起来了,我们:你为什么不让着弟弟!

图片来自网络

一岁多的弟弟使劲拽着三岁多哥哥的头发,甚至抓掉了几根,哥哥生气了,冲弟弟喊起来。妈妈过来,抱着弟弟对哥哥说:“弟弟还小~别跟他计较了”。然后继续安慰着被吓哭的弟弟……

二胎开放,类似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弟弟的确什么都不懂,但哥哥也是受害者啊?我们的善良会让我们格外的注意保护那个弱小的一个,却忽略了另一个只是相对的强大,但客观上也是个小孩子的哥哥。弟弟被安抚,但哥哥依旧委屈,但如果此时他不依不饶,换来的是大人的安抚还是批评呢?

我跟那个“哥哥”聊天:“你什么时候最勇敢”“上次我弟弟把我头发都拽掉了,我都没哭”;另一次夸他弟弟劲儿还挺大,“这有什么?!上次他拽我头发时候,我都拽不开他的手。”弟弟拽住了别人的衣服,“没事没事,他就喜欢拽东西,我都习惯啦,他还拽我头发呢!”每次闲谈聊天时,孩子都会似乎无所谓的提到这件事,有时甚至是炫耀的语气……他真的无所谓么?

向弱者倾斜是善良的体现,我们如何把握尺度?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常常提倡“授之以渔”,而川普的经济政策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思路。给弱者多一些的机会,来弥补他们结果上的不足,当然,前提是不以牺牲优秀者为代价,必要时,对弱者的批评也不可以忽略。

#    对于聪明的孩子,他做的好,就要不吝惜表扬,因为聪明和努力只是不同的特质,不应分出高低。如果我们怕过多对于聪明孩子的表扬会打击努力者的信心,给他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就可以了,尤其是更需要努力这一特质的机会。

#    如果孩子认为辅导其他人的学习会耽误自己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让他用更“省时间”的方式帮助他人,例如分享笔记,推荐练习册……亦或者我们更应该要求那些“被帮助”的孩子主动去寻求帮助,“由你来总结你观察的那个“学霸”的学习方法。”;“由你来把他跟你讲的内容总结成框架或者提纲”

#    我们应该对那些中游的孩子更多的期待,但的确个别的人会太分散我们的精力。给他们提供一些平台也是更好的选择,毕竟他们是可以管好自己的。

#    妈妈可以一边安抚弟弟,一边当着哥哥的面告诉弟弟“你这样做是错的,你伤害了哥哥,快过去摸摸哥哥。”妈妈也过去把哥哥抱在怀里……


善良的本性,让我们同情弱者,这是人感性使然

但如果方式方法脱离了理性,便可能是会演变成逆向歧视。

自己的反思,写给自己,希望也许能帮到别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