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集《世间事》这个专题很好,我喜欢,关注了明月共光辉

狗蛋奇聊录(8)  虚无感,和虚无不是一回事

2017-12-09  本文已影响40人  7c18f7767eba

        虚无感,和虚无不是一回事

“梦里的都是你忘不掉的,梦里的你才是真实的你。因为那一刻,人被释放了,假借道教的解释梦,就是精神,就是生命。它被人的身体包裹着,一层层的包裹给予你的生命安全感。梦是这种精神脱离包裹的自在状态。所以这一刻你面对的是没有保护的你,你可以肆无忌惮,也可以极度恐惧,是解放了的。人生是,后面没有了。一个人可以通过梦来了解自己。‘人生是’,这是一种在场,比如我们在聊天,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谁的人生都是在。在场,在我们这些人和每个人周遭之中。是什么,是把人从这种在场中抽离出来,划入逻辑分析哲学的范畴里。任何东西,一旦你把它对象化进行分析,分析到最后就是无。所以“人生是”这个话题是不可以被分析的。这也是东方人所在意的。西方人在德国古典哲学起来后在这一方面越走越远,直到现象学起来才回归。这种哲学在中世纪很普遍,人和神在一起,一个人,在佛教看来,是组合起来的,本质是无的。在现象学看来,组合是一个人,本质是“组合”。萨特对存在的解读是虚无,这是就着哲学角度而言,虚无才能被存在(存在的前提是虚无,因为存在不需要前提)。人也是一样,人作为此在,不需要前提,人如果要找一个存在的前提,那是找不到的,所以人的前提也是虚无。这虚无,在阳明学来看,就是父母未生之前。意思就是:你是没有前提的,你就是你,当下即是。所以荀子说,天地之始,今日是也。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就是这一刻。如果你去把时间当对象分析,你会发现时间的形式是虚无。前提的虚无和本质的虚无不一样〈时间的形式即本质〉。

“人生不是虚无的,因为人生没有前提〈人生的前提是虚无的〉,所以人生充满了意义,这意义就是此在,此刻我在。一个杯子,它的前提是泥土,所以这个杯子本质是虚无的。人如果作为一个肉体〈这肉体是分析得来〉,那么人本质也是虚无的。一切物,作为物而言,本质都是虚无。但是人是有神性的,因为人是神按照神的模样塑造的,所以人可以自豪的宣传:我就是我,我就是。

“虚无感,和虚无不是一回事。虚无感,熊十力十三岁就感受到,说明这种虚无恰是人存在的表现。因为只有人在某一刻才有虚无感,这种虚无感是“我在场”的反应。不在场了,(自出走?)这种出走是对在场的反应,比如说现代音乐。什么是现代音乐?现代音乐不是说教,他是一种背景音乐。什么是背景?背景就是在场的这个场。在这个背景音乐的在场中,你可以胡思乱想;这种胡思乱想,就是在场的反应。所以这种虚无,就是在场的反应。

“这一刻的虚无,是精神自身的,所以道家讲,无之为用。这个用,就是体用。就是没有前提的用,是当下的,随心所欲的。如果有一个目的在,那就是利,有之以为利。这个“有之”是倒装句,这是我的解读。陈寅恪写滨海天师道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道教徒的名字里喜欢带之。他没有回答,因为他没搞明白。我后来想,这个“之”应该就是“道”。所以,“无之以为用”的“无之”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之无以为用”。意思是:道的无表现为用,道的有表现为利。因为要解释清楚这些概念很复杂。道家说的用,就是儒家说的体;儒家说的用,就是道家说的利。所以后来维特根斯坦说一切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真正达成对这些名词的统一认识。所以别把聊天当真。聊得来就聊,聊不来就不聊。没有谁可以说服谁,谁也听不懂别人到底在说什么。这是聊嗨了,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一个提前预设。其实你仔细看别人聊天,聊来聊去就是那么几个话题,因为一个人只会谈他能谈的,所以听多了就是老生常谈。我这是话疗,说明我得了人生的不治之症,需要不断的话疗。

幸好金二胡公不在群里不然他俩要是记录在案,就会被方家痛批了:狗屁不通。

“聊嗨了,肯定是有很多常识错误的。上帝也是虚无的,祂可以创造整个世界,只有虚无的人才能创造并赋予世界意义。虚无的意思是独立和自由,没有一个先在的东西在操纵你,而你可以创造世界。你睁开眼睛会思考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在创造世界了。因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创造的世界,人和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并导向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