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想法心理

读了那么多成功学的书籍,为什么还没成功?

2017-07-09  本文已影响153人  十年磨刀

文/十年磨刀

读了那么多成功学的书籍,为什么还没成功?

题记: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目标也越来越大,竞争的加剧,资源的稀缺和获取难度的增加,导致生存压力的加大。一系列的因素犬牙交错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成功,也开始研究成功学。

1. 缘由

成功学的兴起,催生了教导你如何成功的培训行业,搞的“个人成功”成为了工厂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产物,尤其是关于描述成功学的书籍更是甚嚣其上,汗牛充栋,大有风卷残云,席卷天地之势。

可是,面对这些描述成功学的书籍,我们却拔剑四顾心茫然了。心中充满了疑惑:读了那么多成功学的书籍,为什么我还没有成功?我还是苦逼的面对高房价买不起房,面对众多女子而讨不到老婆,面对高压工作唯唯诺诺。

说好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是我饮不到啊!

2.定义和分类

什么是成功?对成功最通俗的解释是:确定一个目标并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及其最终的结果。

成功学的起源是为了完善自我和培养他人,促使人们积极进取,推动社会完善进步而自然产生的学问。

成功学书籍,根据其实用程度的分为:

①糟粕类:

内容就像小脚老太太的裹脚步,又臭又长。有些内容就是胡说八道,骇人听闻,语不惊人死不休。更可恶的是,有些作者就是混水摸鱼的,成书是东拼西凑,写的内容更是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尤其是书籍的荐首语更是夸大其词,

“一本所有总裁的必读书”

“全球最佳畅销书”

“人生价值世界第一畅销书”

“美国海陆空三军制定用书”

糟粕类的书籍,就是戕害我们这些读者心灵的,读了这种书,我们是活活被收了智商税,怎么能获得营养。这就好比骑着破自行车的教导我们开着小轿车的,如何快速到达目的地。

受此毒害,我们变成了埋头耕地的黄牛,死干型的愚者。我们也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节奏,整个人也是紊乱的。

②经典类:

此种类型的书籍之所以经久不衰,的确有起道理。一是成书者是实实在在成功的典范,有公信力,二是内容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拿破仑希尔和戴尔卡耐基。

经典书籍,让我们豁然开朗,身心愉悦,有振聋发聩之感。

我们变成了铁血斗士,激情四射,九天揽日月,下海擒蛟龙,气吞山河,视万物为草芥。

3.定式

成功学书籍成书内容的基本范畴是:

目标。国外的解释是人因目标而伟大,国内的解释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一无所得”。

信念。最直白的解释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行动。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时间管理。你投入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情绪管理。最霸道的说法是,你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就控制了对全世界的反应。

人际关系。耳熟能详的是戴尔卡耐基的哪句话: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专业技能百分之八十五靠人际关系。

一言以蔽之,我对成功学书籍的描述概括为:目标、行动、坚持,其他都是这三个词的注解。

读了那么多成功学的书籍,为什么还没成功?
4.客观环境的缺失

无论是国外经典的成功学舶来品,还是国内传统国学对成功学的描述,都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而忽视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

潜意识中搞的仿佛世界是我主观意识的产物,人定胜天。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嘛?

这种处处强调个人努力的格调,是够励志,可也太过于自以为是。

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是环境的产物,无法脱离现实环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神话故事。

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

从这句话至理名言中我们解读过多的都是个人的努力。推及其他,更别提我们有多么疯狂的迷恋我们个人的因素。

个人的努力奋斗,决定的是我们成事的下限。

5.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中国有句古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是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都具备。

天时地利说的是客观环境,人和说的是个人努力。

辩证的哲学观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内因说的就是我们个人,外资因说的是周遭环境。

所以我们追求成功,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也要注意改造客观环境。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增加自己迈向成功天平的砝码,改造客观环境,就是破除环境中阻碍我们的因素,塑造客观环境与我个人的发展完美契合。

有时候,不是我们努力的不够,而是环境不允许;有时候,环境允许了,我们个人的能力却无法驾驭环境。

时也,势也。在美好的时代,付出最好的努力,成功也许会不期而至。

读了那么多成功学的书籍,为什么还没成功?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