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阅之旅

阅读之旅第8站 百年的孤独,消失的精神

2019-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阅海人家

        仅以此文表达我对《百年孤独》一书及作者的崇高敬意!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创造了一个虚构的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这封闭土地上的传奇故事,以及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书中的故事以从1830年至19世纪末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的几十次内战为背景,作者真实刻画出拉丁美洲从混沌向文明发展的血泪史,让人以为他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但其实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1927年,卒于2014年,刚刚离开我们不久。《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他另一部名著,我还没拜读。

       “这本书好难读,七代人的名字不断重复,故事不断反复上演,做着相同的事,说着相同的话,根本搞不清楚谁跟谁!”这是大多数人眼中的《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最终的升华主旨是整个国家的孤独,希望,愚昧无知,落后,腐败的缩影。同时,根据文中的经历这份孤独也是在经过种种艰辛的试探后仍然无法找到解决方案的无助感。“这是书评家眼中的《百年孤独》。“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这是作者对本书中“孤独”的官方注释。

       这,都是别人的《百年孤独》,而我,却在第一代的两位主人公中,看到了我们很多人中,可能丢失了很久的精神——开拓与坚韧。

       开拓——布恩迪亚,马孔多族长,在混沌中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从吉卜赛人那里看到磁铁,便想用它来开采金子;看到放大镜可以聚焦太阳光,便试图研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从吉卜赛人那里得到航海用的观像仪和六分仪,通过实验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不满于自己所过的落后的生活,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孔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他带一帮人披荆斩棘干了两个多星期,却以失败告终。由于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在那棵树上死去。

        布恩迪亚存在的篇幅,是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前面与吉普赛人交易的片段,选编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相信85后的同学们都读过,亦相信很多看不下去的人,就是从他不再探索的那节开始看不下去的。虽然他的结局有点不幸,但我十分欣赏这种开拓的精神。现在的教育让我们变得保守,不敢开拓,不敢尝试新鲜事物。但人生,最遗憾的不是错误,而是面对可能迎面而来的机会,却无动于衷。虽然他失败了,但他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过、努力过,即使他未能为家族带来突破,仍然成为了他妻子眼中最完美最值得敬佩的人。

        坚韧——乌苏娜,布恩迪亚的妻子,家族之母,书中最完美的女性,母性光辉形象的典范。从嫁进这个家开始,她就遇上了各种各样的坑。丈夫坑妻,儿子坑妈,孙子坑祖母......一直被坑。但这个坚强的女人从不放弃,用一己之力挑起整个七代家族。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压倒这个乐观的女人,她总能找到解决方法——种植、手工、小买卖,她总能为这个家找到生活的来源。而且,她从不抱怨。她那些热衷战争的儿孙们,带给她一个个的孤儿,她以母亲、祖母、曾祖母、曾曾祖母的身份,把家族的薪火一直点燃下去。作者本人对笔下这位女主人公致以最浓厚的敬意,在访谈中说到,如果这本书中不再有乌苏娜,他无法再写下去。在书中,作者给这位伟大女性最配得的回报——活到120岁的高龄,看到第6代儿孙,满足地去天堂寻找老伴。最重要的是,她没有看到5、6代儿孙乱伦生出的有猪尾巴的小孩。

        如果这本书真的看不下去,请寻找乌苏娜,她就是标签。在我们再一次读到乌苏娜的时候,就知道作者写到下一代了,而乌苏娜还坚强地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本书不容易读,但绝对值得一读,哪怕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也是值得的。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回很多失去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