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日子的慌张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罗特其人

受不住穷日子,过不了富日子,只有慌张。

这句话不是针对自己,也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当我走入现实,扑面而来的感受。很少见到成年人眼中会散发出安静,更不要说是智慧的光芒了。

穷日子,中国人更擅长过。也或许,是我只是片面的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吧。意识当中充斥着应对苦日子的策略,“淡泊明志”、“俭以养德”、“清心寡欲”......即使是达官贵人,也以这些词汇为乐。而凡是提到财富的词汇,多半也是教人克制或者是负面的,“富贵不能淫”、“为富不仁”、“纸醉金迷”......然而,究竟怎样过富日子?

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教子信札》,切斯特菲尔德写的,英国人。这本书被誉为“西方的傅雷家书”。由于之前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文字,一看到这本书就被深深吸引了,这是一本西方贵族教育的经典著作,是教人怎样过好富日子的。于是,我不断的推荐这本书给周围的人。大学一个同学去法国之前,我还送了一本给他。我自己也通读过好几遍。印象中能通读几遍的,除了孔孟和老庄之道,其余真的不多。

进而,深入想一想。

西方是一个提倡个人奋斗,个人财富的国家。其文化中包含了非常多如何过好富日子的观念和方法。推崇个人财富,尊重个人情感,推崇个人享受。而这些,在中国看来,尤其是“个人享受”这一条,大概即刻会被骂的狗血喷头吧。西方的贵族,如何穿着,如何与人交谈,如何用餐等等生活的细节都有繁多的讲究,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而在中国,这些讲究没有成为主流教育所推崇的。主流一直在推崇节约、节俭、不张扬、克制等等。

然而,当下的情形,人们开始富裕了。

人们面对财富不知所措,很多人甚至有负罪感。认为享受一下就是罪过,就会自我道德批判。这就是慌张,过不了富日子。

而,未有富有之前呢?受不住苦日子。

虚荣心、势利眼、拜金主义......这些词汇充斥在人们的意识当中,通过人群散发出去,弥漫在周围的空气当中。于是,慌张。

吃不得苦中苦,又享不得福中福。

单独去责怪某一个个体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文化的问题。本质上,某一个个体的言行,只不过是当地文化通过这个特殊的性格得以表达而已。面对物质的冲击,文化层面的混乱导致了慌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