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生命的纠缠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垆边人2020
云涌(海豚摄)

曾经看到报大人自由纪公号上的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讲因为报大人提倡真诚写作,并且把写公号这件事上升到了玩耍的境界,动辄拿“性”说事,以至于遭至一些读者的反感和取关。

其实,我个人认为报大人笔下的“性”,大都比较接近人的本真面貌,虽然有着标题党博眼球的嫌疑,但并没有文不对题,甚至有些内容是发人深省的。

比如那篇“请脱光衣服,观察自己的裸体”,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直接坦荡的文字读来令人震颤,把生命的宝贵和易逝,美丽和残忍糅合在一起给人看。这样的文字,既令人敬畏,也令人侧目,难怪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

容易引发人们不适的东西,一定是踩到了人性的雷区。

长久以来,人类为了适应和调控生存环境,在这颗星球上创造了富饶而璀璨的文明,而这个文明的进程,是以强烈地消除本能为代价的。

我们每个人自出生起,就被各种宗教,道德,法律,舆论,家庭伦理等教育和规训着,以保障个体能够进入符合社会化要求的生活。精神分析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就认为,人类不幸的根源就在于文明对人类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限制。

文明最初也是最严厉的规定,就是乱伦禁忌和杀人的禁忌。由这两个禁忌出发,演化出来纷繁复杂的社会规范,法律体系和道德标准。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势必需要牺牲个人的幸福以保全集体的利益。个人的幸福需要服务于种群的延续和发展,无论是生本能衍生出的性和爱欲,还是死本能转化来的攻击和毁灭,都必须臣服于文明的压制。

而性的活动,正是这两种本能的直接出口。

其中指向生本能即爱欲的性比较好理解,而之所以把性和死本能相关联,是因为在性的愉悦和高潮中,人作为生物体固有的紧张性的消解,所有现世的焦虑在这一刻遁于无形。

一个人在清醒的时候,哪怕在梦中,总有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它如影随形,如同生活的背景音乐,时而清晰响亮,时而低缓平稳,但无论如何它总在那里,不会完全消逝。

而性体验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在性活动中,尤其在性高潮里,伴随着生物电全然而肆意的释放,人可以达到一种接近宁静无忧的状态。这种状态,恰如死亡之静美和放下。在性高潮中,一个人绝不会想着工作的压力,人际的困顿或者经济的窘迫,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积聚的张力仿佛一下子不存在了,一种轻飘感骤然而生。

当人面对死亡的无可避免时大约也可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而死亡本身,即意味着肉身的沉重痛苦之解脱。死亡,也是攻击本能转向自身的体现。同时,性活动中,不免带有施受虐的性质,那些啃、咬、抓以及猛烈冲撞的行为,不就是攻击和毁灭本能的展现吗。

可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必须把性从意识形态上严加管束。而性活动,是首当其冲需要制约的。压抑和升华,是两种主要的渠道。

于是,对人而言,“性”这个东西,早已超越了动物界本能,在文化的制约下,通过宗教,科学,艺术,体育竞技等各种渠道得以升华。

人们学会了从自然风景中,从艺术创作中,从科学探索中体验美。尽管美似乎是最无用的,但是人们总是禁不住地去热爱和追求,因为美,就是性感觉的激发。

如此运作的结果,使得“性”不再是“性”本身,而性生活,也不再只是生物电的单纯释放。两性关系,就更加错综复杂,夹杂了各种欲望,有莫名其妙的恐惧,莫名其妙的责任,还有莫名其妙的疑虑。

生而为人,坦然,真实,放松地活着,从某种程度上,是人性中未被文明驯服的残余去和集体意志及群体文化的对抗,而对抗,也就是死本能的衍生,自然会遭到很多的敌意、不满和压制。

也许人活着必然要面对这样的一种斗争,在生和死的本能中挣扎,沉浮。生命不息,纠缠不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