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标准为本,追求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文/毛雪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理念”中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练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除了课堂学习,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检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有效的作业练习,得以培养技能,巩固旧知,探索新知。
但是小学语文作业布置存在量大质低,知识面窄,拘泥于教材,学生被动乏味,形式单一,甚至机械重复抄写等问题。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作业存在非常严重的抵触情绪。学生敷衍了事,厌烦抄写,孩子们写的辛苦;教师布置、批改感到无奈。作业的作用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的,甚至是无效的。
通过调查,小学语文作业要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巩固手段”,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进而让小学语文作业更凸显实效性。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紧扣语文,追求实效
语文三维目标的落实要通过语文素养来落脚,并通过字、词、句、段、篇以及听、说、读、写来实现。设计作业时要时刻关注语文本体,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为目的。
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4篇课文围绕“生命”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反应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在学完这一单元后,为了体现作业的启发性,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巩固识字、背诵、词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且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收获,培养持续学习的兴趣,从而升华“热爱生命”的情感。我设计的作业如下:
1.借助词语盘点,找朋友提问朗读并用地书规范书写,分享词语的意思。可以试着用一个或几个词说一句或一段话。然后由小组长记录学习结果,并汇报给大组长,大组长再总结记录整理给老师。
2.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专题,搜集相关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在班内展览,并将收集到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
3.把《生命生命》与美国作家克伦·沃森的《生命生命》比较阅读并思考,你更喜欢那一篇,为什么?
4.积累背诵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好的句段和名人名言。
这些作业的设计包括字词句和语言素材的积累及基础知识的点拨,文章写法的讨论等等。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相符合:“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技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习语文离不开积累。新课程标准提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把字词句和语言素材的积累放在本单元的课后作业布置中,是个很好的措施。这样的作业学生全员参与,老师虽然没有全程监管,但得到的效果是字词句段甚至篇都做到了,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提高了练习的实效性。更重要的给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兴趣完成作业。这类作业有助于孩子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所寄予的情感态度,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单元课文。
二、培养情趣,追求强效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
作业布置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的凝聚力,达到作业布置的目的。语文是基础学科,趣味作业更为重要。要注重作业的多变性。
例如,为了扩大四年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祖国的丰富语言材料。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课堂阅读扩展到课外阅读。在2018年2月上学期全县期末考试结束后,我让全班学生”每天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爱上经典诵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班学生到现在坚持的非常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次作业的教改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扩大到了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学校。因为是课外时间的作业,监管方面,我利用孩子们都爱网络,让他们在群里晒诵读的视频,用关注者的鼓励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督促了亲子诵读)到现在,有的孩子已经背了一百多首经典诗歌词赋,(还读了很多中外经典名作)。像南北朝的《木兰辞》、李白的代表作《将进酒》有的孩子都能背诵下来。很多孩子还读了多本中外名作。如《西游记》、《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读书成为常态化,是我的教学理念。就连每次考试几乎是单位数的后进生也能背好多首古诗词呢。六一儿童节时,我班专门演出了“让孩子爱上经典古诗词朗诵”节目,把孩子们平时背诵的热情推向了高潮——“诗歌咏流传”真正的传承开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我还让“全班每天练字,培养学生爱上中华汉字”,学生也已成常态。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要让全班学生素质提高,知识能力空间提升,到今天为止已进行了五十多天的“全班每天读英语训练”兴趣作业培养。这些研究都还在摸索中,作业所见实效令我幸福快乐!
让作业融入家庭,使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体现出来大语文观。朱永新在《新教育》中说“把童年还给孩子”。孩子的快乐童年、品质精神和能力提升以及兴趣培养最为重要。
作业的布置离不开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三者合一,万变不离其“纲”,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就会化难为易。学生也能在我们预期掌控中积极出色地完成作业。孩子就能轻松愉快地享受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的快乐,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作业布置的实效性就凸显出来了。
三、鼓励能力,追求提升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批作文中我借鉴何捷老师的的做法——比比谁最红。孩子们写好作文后自己用不同色的笔做多次修改(含字词句,写法,布局谋篇等),孩子们兴趣很高,修改认真。之后再找朋友互改,互相修改批阅是孩子们实践最多收获最大的。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好词好句(段),写下评语。最后每组推荐一篇作文全班批阅。这时候,学生呈现的是生龙活虎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互批作文能让孩子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富有责任心得到培养。在批改同伴作文的过程中,他们能及时发现问题,给同伴指出,同伴易于接受。互批作文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和灵活性思维。学生自主写作文的能力在多次修改和互批作文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提升。
为了鼓励孩子们的能力,这学期一开始我就跟孩子们约定“师生共同主动写作文”,我把我写的作文发到班级群里,也给家长们起个模范引领的作用。我做到了师范作用,孩子们主动写作文的现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改革传统布置作业的弊端,创新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高质量作业,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自主完成作业,体验作业过程中的快乐和幸福,得到个性的发展,追求作业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