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古诗词

李白的″终南捷径″

2023-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晓丽优雅

李白生在盛唐,盛唐天子奉行道教,认为老子李耳是李唐的祖先。许多士人便隐居道教名山,等待天子召见,希望能够进入仕途。

李白在长安待诏时,终南山离都城较近,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李白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李白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李白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什么时候能够去造访那个居住在山中的隐士呢?到时候李白也要和他一样遁迹于人世,自由自在地栖身在那紫阁峰上。

李白信奉道教,看着眼前所见终南山的苍翠秀色与白云舒卷,也向往着″隐居捷径″,心里想着仕途功名,又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于是,作诗《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yan三声)。

李白才华出众又信仰道教,所以24岁时与做了道士的玉真公主初相遇时,就深得玉真公主赏识。

开元十八年(730)夏秋之交,30岁的李白抱着″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心情,为了实现″买君顾″的理想隐居终南山,并四处活动,结交权贵。

李白在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因玉真公主本人不在终南山,想象和听说道人修道聚元气,行踪如闪电飘忽不定,为玉真公主写了一首词《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可能时机末到,心境是灰色的。秋霜清寒,孤灯昏暗,仰天长叹,明月长空渺茫,梦魂难飞关山。日日夜夜,时光飞逝,在终南山近十年光阴,眼见自己一番努力全无希望,怅然之中写下古乐府诗《长相思》,意在表现自己近在天子脚下咫尺却无缘晋见的痛苦心情。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惟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恩,摧心肝。

无奈,李白离开终南山,但他的隐居没有白费。

两年后,李白41岁时,终于通过玉真公主的力荐,被唐玄宗召进宫中,作为文学侍从之臣。

李白闻迅大喜,赋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个性率直,潇洒不羁,与官场文化不合。因而遭受诋毁,来长安不满两年,即被〈赐金放还〉〈资遣〉,辞官离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