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研究的甜和酸(原创)
![](https://img.haomeiwen.com/i9453874/1cab494bd82e61eb.png)
一、研究之甜
记叙文不一定非得打造得像珍珠项链一样幽长。事实证明,短小优美的记叙文也能够俘获天下一大批读者的芳心。议论文也不一定非得打扮得像个说书人似的,一身长袖,叱咤风云地挺立在醒木的身边。同样的道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微课题这道文化的小炒,它的魅力丝毫不逊色于大课题。
如果把微课题比作一叶扁舟,那杆充满研究色彩的文笔,堪称一支精致的短桨。受好老师智库“从问题到微课题”的指引,在教师的教研成长之路上,我们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通过研究微课题,我收获了一颗宝贵的糖丸。问题或许是苦涩的沙漠,从问题中走出来的微课题却犹如沙漠之舟,它能够带领我们走向生命之源。在那里,我们能够顶礼膜拜到教育的初心,并且慷慨淋漓地接受到教育的使命的洗礼与馈赠。那种荣耀,它的心地比甘蔗还要香甜,简直是如意了一个可人的美梦!
通过研究微课题,我发现了一剂宝贵的文化药方。我们不是西方的救世主,却可以化身为东方的一颗拯救教育的有生命力的稻草。这棵稻草能够把稻花的香气涂抹在读书人的眼帘上,又能够把稻米的味道填充在求知者的美胃中。
曾经棘手的问题顺手了,过去挠心的问题顺心了,这些都是微课题研究给我带来的福利。这次第,怎一个“爱”字了得!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是目光一笑,有一种梦想成真的甘甜。
二、研究之酸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说微课题是香米的话,研究者好比巧妇。但是如果没有微课题,巧妇拿什么下锅呢?空气吗?肯定不行。因此从问题到微课题的过渡,则是一个艰难跋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旅程。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我们不是摸金校尉,但是在目睹到微课题的风采的一刹那,你肯定会脑洞大开。
目前,在研究微课题方面,我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不是终点的冲刺,而是于茫茫的问题中,哪项微课题才是我的文笔纵横驰骋的码头。每每想到此处,我总是鼻子一酸,有一种欲哭无泪的苦楚。
![](https://img.haomeiwen.com/i9453874/088be1e8f85fb2b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