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围城》:方鸿渐吗?一抓一大把,注意别抓到自己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是进高中后读到的第一本书,当时对那个颇似莫言的语文老师崇拜不已,身为科代表的阿丘义不容辞地读完了。
记得书的扉页写着杨绛先生的这句话,如今再次读到,虚荣心早已随时间消散,内心却积压起比石头还实在的唏嘘感叹。
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在生活的复杂中摸爬滚打,阿丘时常会用围城的命题来反问自己:是不是正在变成方鸿渐?
那个任由命运推着,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从一个人生阶段到下一个人生阶段,却始终走不出身心煎熬的普通人。
今日分享:《围城》
推荐指数:⭐⭐⭐⭐⭐(5/5)
适合人群:为现状所困的人
爱情的悲剧
方鸿渐的出场是风光的,在跨国游轮上,俨然一个世家奢靡贵公子。但慢慢读来,发现他只是一个略显阔绰的“小镇青年”。
方父是县城的绅士,小方自然只得接受婚姻包办的命运,好在未婚妻红颜薄命,老丈人索性拿了嫁妆钱资助这挂名女婿出国留学。
四年后,鸿渐留学归来,可谓意气风发,但这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拿到博士学位,怎么向资助人交差?
其实他的留学,不过是虚度光阴,并未求得真才实学。小方急中生智,花几十块钱买了个假文凭。
虽有违脑中传统的道德感,但他很快自欺欺人地替自己解了围,转眼便投身到眼下的享乐中,与游轮上的有夫之妇鲍小姐结了私情。
方鸿渐
未经情事的大龄男青年很快便落入了火热的鲍小姐的罗网中,这一切被小方的大学同学苏文纨看在眼里,妒在心里。
苏小姐是实打实的文学博士,但更是大龄女青年,她急需找个对象。大学时,苏文纨瞧不起方鸿渐,如今年龄大了,眼光也没那么高了,但她从小养尊处优,放不下故作清高的架子。
苏文纨
方鸿渐不吃她那一套,直到他被情人抛弃。
鸿渐并不喜欢苏文纨,他看穿了这个女人庸俗的本质,却耐不住寂寞无聊,到上海后,多次与她往来。期间,他认识了与苏文纨青梅竹马的赵辛楣,也对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
苏文纨不断向方鸿渐示好,即使方鸿渐学位作假一事败露,她也并不介意。苏家有钱有势,她不在乎博士学历带来的名利,只需一个恭维她以供消遣虚荣心的对象。
在这个精明的女人面前,软弱的方鸿渐毫无攻击力,他不敢拒绝,只能不断假意恭维,成功地制造出神似订婚的假象,甚至二人月下约会时,他见色起意,吻了文纨。
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性的弱点总是相通的。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方鸿渐,面对主动表意的姑娘,不答应也不拒绝,忽冷忽热。
这样的方鸿渐们也许算不上“渣”,却平平无奇地“坏”,他不仅是在放任自己的软弱,同时也是在对别人不负责任。无怪乎方鸿渐向苏文纨坦白后,苏文纨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
苏文纨把方鸿渐的风流事告诉了唐晓芙,导致两人大吵。其实方唐二人彼此有情,但方鸿渐心里有鬼,不敢挽回,也断定唐晓芙不会原谅自己,阴差阳错间,分开了。
方唐二人的爱情是书中难得纯粹可爱的一段,这段初恋未受外界污染,是知识分子思想中纯洁角落的象征。
唐晓芙没有那群知识分子的市侩气,也没有富于心计女人的庸俗气,是一个“真正的女孩子”。面对唐晓芙,方鸿渐体会到珍贵的心动,晓芙就像他那没有受到封建家族和世俗生活打压的理想,美好但微弱。
方鸿渐与唐晓芙
方鸿渐的软弱无能、无原则,决定了他随波追流、被外界推着走的处事方式,也决定了他的爱情悲剧。
面对示好,他没胆量拒绝,面对挑拨,他没胆量挽回,面对爱人的指责,他也没胆量解释。他注定得不到爱。
这便是方鸿渐为他的软弱性格付出的第一次惨痛代价,永失真爱。
事业的一地鸡毛
与心上人分手后,方鸿渐又和老丈人闹翻了,丈人家银行的差事是做不下去了。失恋又失业的小方这时收到了三闾大学的聘书。
原来这三闾大学为赵辛楣的老师主办,视鸿渐为情敌的赵辛楣想出这一招来支走方鸿渐。
但尽管苏文纨被甩,也没看上苦恋她二十年的赵辛楣,而是一气之下嫁给了一位丑而俗的留洋博士。
方赵两人却因同病相怜而成了朋友,为医治情伤,赵辛楣加入三闾任教大军。
与两人同去的,除两位市侩丑陋的老男人外,还有赵辛楣同事的女儿孙柔嘉。比起此前两位女子,这孙小姐平平无奇,相貌一般,学历也一般。
孙柔嘉
到了三闾大学,鸿渐因学位所限,借了赵辛楣的面子,才勉强当上副教授。
三闾大学实则是一座知识分子藏妖塔,学校里的“叫兽”丑态百出,没一个好东西。圆滑的、虚荣的、显官威的、崇洋媚外的、专制独裁的……
最为讽刺的是,三闾大学备受尊敬的历史系教授竟然买了一份跟方鸿渐一样的假文凭,凭对这个子虚乌有大学博士学位的吹嘘,名利双收。
这充分显示出当时知识分子群体崇洋媚外、视野狭窄、学术流于表面的不良风气。
面对此情此景,小方颇感震惊,但不能揭穿,毕竟自己和那人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他只恨自己谎撒得不够彻底,不然,如今名利双收的就是自己。
葛大爷饰演的吝啬教授
这让阿丘想起一句又俗又有意思的话:“好得不够纯粹,坏得不够彻底,所以你才痛苦。”
方鸿渐没有原则,贪图小便宜却又深受传统道德束缚。他想借假文凭炫耀,却在传统道德约束下有一线羞耻感。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十分拧巴的人。
现实中,彻底的坏人少见,方鸿渐这样的普通人却很多。有血有肉的人都是不够纯粹的,好、坏得不彻底才是普通人的本性。
比起三闾大学的其他教授们,方鸿渐的市侩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他不愿参与勾心斗角,也拒绝拉帮结派,最终被辞退。
诸君读来不免次中取优,对鸿渐产生同情。但不幸的是,方鸿渐事业上的一地鸡毛,其实都能在他的性格中找到原因。
他贪图享乐,才会处处受制于学位,他软弱无能,才会依附好友勉强求生存,他的良知也不过是封建教育对他的塑造。
他自我意识淡薄,没有原则,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被动的、随波逐流的人。
何止婚姻是围城
在寂寞的大学里,孙柔嘉主动接近方鸿渐,并做出一副天真的小女孩模样,方鸿渐对这孙小姐不讨厌但也没什么感觉。
同事间传起二人的桃色谣言,小方本就与这些道貌岸然的同事不合,索性跟他们作起对来,任谣言飞传。
这正合孙柔嘉的意,她顺势捏造出一封她父亲询问二人关系的信,推动他在顶讨厌的几个同事面前,赌气般承认了二人将订婚。
荒谬的是,因为外界环境的推动,方鸿渐就浑浑噩噩地走进了婚姻。
作者在叙述中,故意用了这类“贼喊捉贼”的视角,从鸿渐的视角来看,这段婚姻不过是逃脱了苏文纨,又落入了孙柔嘉手中。
但从对方的视角来看,方鸿渐何尝不是在血口喷人、推卸责任、欺骗感情?
对于人生大事,方鸿渐的态度仍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他并不喜欢孙柔嘉,却也能勉强接受,他没想过要承担婚姻的责任,却为了赌气订婚,他害怕承担生养孩子的责任,却放任自己的欲望。
方鸿渐被三闾大学辞退后,两人同回上海,于途中成婚。婚后,双方家庭的介入激化了两人间的矛盾,而双方观念的冲突最终压垮了这段婚姻。
方家来自小县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加之家道中落,小家子气更甚。孙家思想较开放,加之家中姑母有钱,虚伪的气焰更浓。
于是,方老太太和两个弟妹千方百计刁难孙柔嘉,孙家姑母也对无能的方鸿渐处处嫌弃。
在姑母的影响下,柔嘉开始瞧不起鸿渐,而鸿渐也时常帮着父亲说话。终于,在两人大吵一架后,孙柔嘉离开了,留下新近失业的方鸿渐独守空屋……
有句话这样说道:婚姻和恋爱不同,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两个原生家庭的联合,牵扯出无数鸡毛蒜皮,把两个人的感情打磨得精光。
但方孙二人的婚姻悲剧,说到底还是因为两个人的不独立,家道中落的方鸿渐啃老无望,只能依靠岳父谋得职位,孙柔嘉也只能依靠姑母求得生存,他们依附家庭生活,所以处处受到家庭的支配。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起推动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如果说时代、家庭和人际关系等外在因素是尚可突破的围城,那么方鸿渐自身的性格便是他无法突破的围城。
方鸿渐是如此软弱无能,正如赵辛楣所说:方鸿渐“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这让他只能随波逐流,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只能被环境推着走。
在婚恋中,无论是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还是孙柔嘉,要说她们的手段有多高强吗?不见得。但在方鸿渐的视角下,她们都能把优柔寡断的自己拿捏得死死的。
在事业上,方鸿渐靠自己打拼过吗?从没有。他的不学无术、贪图享乐让他没学到什么真本领,即使留学归来,也只能依靠关系先后在挂名岳父的银行、朋友的三闾大学和真岳父的报社就职。
无论在银行里,在三闾大学中,还是在报社,他都没有干出什么成就,只是一个地方待不下去了才被迫辗转到另一个地方,他的职业生涯不过是从岳父的附庸变成好友的附庸,再变成另一个岳父的附庸。
方鸿渐的软弱不是胆怯,更多的是麻木。他不关心别人,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命运。他出身乡绅家庭,一出场就带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但阴差阳错间,他得到留学深造的机会。但即使命运给了他翻盘的机会,他也没有自觉努力的意识。
他没能力对自己负责,更别说对别人负责。他只能随波追流,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时代、家庭,甚至他身边的人一有变故,就会对他的命运造成致命的打击。
与其说方鸿渐从一座围城走向另一座围城,不如说他从一开始就没走出过围城。
围城
钱钟书先生说: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今天读这本书,我们不会觉得陌生,反而觉得亲切,辛辣的讽刺和黑幽默间我们嬉笑怒骂,也会骤然沉默。
方鸿渐遇到的问题,正是今天的我们遇到的问题。
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
年龄大了要和不爱的人凑合结婚吗?
婚后怎么处理双方原生家庭的矛盾?
学术道德要如何规范?
等等。
每个问题都是一段复杂难解的人生。
这本书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实实在在地提出了这些经典的人生必答题。
芸芸考生中,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人无完人,我们也许会对方鸿渐性格中的缺陷表示理解,也难以否认自己和他的相似之处。但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今天我们读这本书,可以他的经历为警醒,时时提醒自己。
环境的严酷、命运的无常固然设置了重大障碍,但那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性格才是造成他人生中无尽黑色幽默的根本原因。
逃避虽然不可耻,但也没有用。面对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世界,没有自我、且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人,只能从一个围城走向另一个围城。
杨绛说理,钟书反讽,鸿渐演戏,诸君读《围城》,面对真实的人生,当逃避和放纵的念头闪过时,回想书中的情形,必然能悬崖勒马。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