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三下乡 青春筑梦行

白石白石,我们不说再见

2017-09-01  本文已影响41人  西瓜zizi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冰遇见阳光,于是有了奔腾的河;种子遇见风,于是有了生命;我在白石遇见一群天使,于是有了关于青春,关于梦想最美的记忆。——题记

架在大山尖上的有七种色彩很清晰的彩虹;刚出火车站时消散夏日炎热的凉意逼人的细雨;悬在头顶山的白得没有瑕疵的云;抬头就有的蓝得铮亮的天;公路旁一眼望去没有边际的绿野……满满的好感与欣喜,布嘎,这是初见时的第一印象。

7月14日,12个小时的火车辗转和一夜修整后,两辆面包车从县城往大山深处驶去,两个小时后,一路颠簸,车子在一所小学门口缓缓停下,实践队一行13人终于达到期待已久的目的地——白石希望小学。

经过透过金色的雕花大门,进校的上坡路两旁是整洁的花坛,现代的教学楼、食堂、水泥地操场……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白石希望小学,在亮晃晃的阳光下,显得特别明媚。布嘎乡属于云南的特贫困地区,希望小学是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于2016年竣工,“哇,去年支教时还是泥地,今年已经浇筑好水泥地啦。”,时隔一年,再次来到这里,师兄师姐难以掩饰心中的欣喜。期待已久的支教终于来了,白石小学,在这个托起布嘎孩子求学梦的地方,我想,我的支教一定会非常难忘。

一口锅,一台旧冰箱,用过的铝制锅碗瓢盆,13个饭碗,一间空教室,厨房在这里;十多个跳高垫,一洗就会掉色的床单,几十张课桌拼在一起,满屋子乱飞的各种虫子,睡觉在这里;没有封闭式厕所,教学楼后一块露天空地,洗澡在这里……回想起刚来时要接受的所有支教所谓的“艰苦”,我记得更清晰的,是孩子们天使般的笑脸。

教学进行时,最宝贵的知识是陪伴

“大家好,我姓刘,我最喜欢小邓姐姐了。”第一堂课写自我介绍,收到了一个小朋友这样的文字,初来乍到,所有面对这些陌生的小眼神时的紧张和压力都变成了温暖的动力。一声每一个字都拖着长长尾音的“小~邓~姐~姐~好~”,可以让整颗心都化在他们清脆而延绵的童音里。虽然自己都还是一个没有历经世事的小牛犊,此刻却充满了自信,“嗯,我一定能把这群天使带好。”

来到这里后实践队才发现,白石小学只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团队意识到,比起理论知识学习,他们更需要的是创新的课堂,折纸课、音乐课、美术课、手工课、体育课……多种多样的课程让在学校里的时间成了孩子们一天之中最开心的时光。折纸课上,孩子们拿着折好的小桃心向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音乐课上清脆的童声悠扬在整个校园;美术课上孩子们第一次清晰地画出了自己的梦想;手工课上塑料花盆是他们完成的人生第一个废物再利用的作品;照片分享课上孩子们看到哥哥姐姐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眼神里尽是惊喜与向往……

“姐姐你可以教我跳绳吗?”“哥哥我们可以一起玩沙包吗?”“小邓姐姐你会转呼啦圈吗?”小孩子的童年总是这样丰富有趣,几天的相处下来,大哥哥大姐姐和他们玩成了一块儿。比起城里孩子的游乐场、高科技玩具、电子产品等丰富的玩耍方式,在这里,只要一个呼啦圈,就能让他们得到最大的满足。课间休息不等铃声响完,器材室门口就挤满了一个个激动的小身影,“老师我想踢毽子!”“老师我要篮球!”“老师我借呼啦圈!”……此起彼伏的声音,一双双渴望的小眼神,再配上布嘎明媚的蓝天作为背景,门口看到这一幅场景,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天使,就这样纯洁温暖了我们的内心。

布嘎乡属于贫困乡,大多数青年父母都外出打工,中老年人下田务农维持生计,剩下的就是这些还未成年的孩子,对父爱母爱的缺失使得很多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记得最清楚的是一次课间,其他人都在嘻哈打闹,一个小女孩却拿着羽毛毽,在操场的角落里望着远处发呆。“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玩啊?”羞涩的小眼神警惕地打望着我,“我……我有点想我的爸爸妈妈了……”小女孩的父母远在深圳打工,家里就剩爷爷奶奶,已经有两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陪伴”二字,成为她的世界里最奢侈的字眼。在一天天的相处里,我们也更明白,短短20天的时间,很难改变他们的学习水平,而每一天和他们在操场上蹦蹦跳跳、在花坛旁边倾听心事、课堂上坐到他们座位旁一起互动……这种陪伴,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家访在路上,愿所有摇曳的花儿都能被用心安放

破败的土坯房倒了一半还有人居住;泥泞的土路杂草和碎石随处都能硌着脚,小院子里堆满杂物一眼望去尽是衰颓之感;地上全是家畜的粪便不知如何落脚……这是家访时在一个女孩家里看到的画面,“贫穷”二字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眼前,从他们的动作、表情到整个小院的感觉,弥漫无边。山接着山,坡连着坡,田挨着田,在这样的地方,“贫穷”不仅是指物质上的贫穷,更让人绝望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每天课程结束后,实践队都会进行家访。走出校门,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教育水平的落后、与外界联系的缺乏等等因素,让这个偏远的大黑山脚下的小山村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忧郁气息。走不出大山,孩子们的命运就只能是到了十六七岁的年纪,女孩从一个村嫁到另一个村,男孩承担起做不完的农活,种地、打烟、生娃……一生都摆脱不了这三个词语,然后一代接着一代。在很多家庭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得到的答复都是这样,爷爷奶奶眼神里的无力,青年父母脸上的忧愁,小孩子话语间的茫然,成为队员脑海里印象最深的画面。

有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我记得尤为清楚。男孩读三年级,平日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十分活跃,可只要一提起父母的话题,他就会低头沉思,任凭队员如何询问,都不肯开口。后来在家访中,我们恍然大悟,他是个孤儿。父亲在他还未出生时就出事故离世,出生三个小时后,母亲便抛弃他回了娘家,从此再无联络,后来得知,母亲改嫁五年后也因病去世,十多年来,一直是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种地拉扯姐弟俩长大,姐姐要上中学了,学费,可能将成为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未来的路该往何处走,我们不得知晓,面对年迈的奶奶眼里的泪光,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愿上帝眷恋,愿这花朵能被命运善待。

离别不伤感,我们都会继续成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20天的时间短得人来不及防备,离别的日子悄然而至。最后一天,特意起得很早,想再多留下一些时间,让我能与白石好好告别。清晨的白石小学,安静得只有微风拂过耳畔的声音,阳光照进长长的走廊,仰头迎着阳光,我慢慢走着,轻抚着闪着银光的栏杆,想把关于这些日子的记忆,一寸又一寸,小心地珍藏进心底。

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孩子们都特地穿上了自己最干净、最好看的衣服,一进校门看见哥哥姐姐,依然是灿烂的笑脸,在文艺汇演上表演了认真编排的小品、用心训练的话剧,和哥哥姐姐一起跳了舞,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开心,而我分明看见,在角落里,几个小女生偷偷地抹着眼泪。“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地走下去……”一首献给孩子们的《不说再见》,哥哥姐姐笑着唱着,却都没忍住眼泪。

“姐姐你们明年还会来吗?”支教要结束的那几天,几个小女生围着我问了很多遍这个问题,我都不愿正面回答,“我们也很舍不得你们,我们也很想再来。”这是我能给出的,最不让她们失望的回答。是啊,我们也不想走,我们也很想再来,可是生命里的遇见和离别这两个词,从来都不会单独存在。

小女生们用心编制的毛线手链,男孩子摘下家里树上的梨和苹果,写满一黑板的祝福的话语,留下的一张张照片……都会成为我们青春里最宝贵的财富,我也相信,这20天里,我们教给他们的感恩、坚强、梦想、陪伴,也将会成为影响他们的最好的知识。

时光匆匆,或许很久以后,还会有机会再见到这些可爱的脸庞,白石白石,我们都会继续成长,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遇见,留下最美的祝福,余生漫漫,我们不说再见。

�{���u��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