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作文讲评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教语文的袁老师

同学们好。这次作文题目,只有一个同学选择了写信,大部分选择了“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1)从题目中的“那一次”三个字中,可以知道文章的体裁应该选择记叙文,不是议论文文。记叙“那件事”、“那个活动”。

(2)“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为了突出“那一次”,在内容上建议有一个转折,在认识感受上有一个对比。但忌平均用墨,重点应落在对“那一次”的叙述上。

(3)“知识的力量”的体现,可以表现在命运的变化上、环境的改变上、心灵的成长上等方面。

(4)在题材选择上,可以写成“思想成长文”、“他人教育影响文”、“环境保护文”、“阅读观影文”等。

(5)有个别同学把题目定为“那一次,我感受到了坚定的力量”、“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完全没有去读题干。

针对这次考试中同学们提交的作文,我做以下总结:

1、审题不清,内容跑题,是这次作文中的普遍现象。在写作之前先要认真审题,就是为了明确自己应该写什么、应该侧重哪些内容。如果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作文时在整体上表达不清晰。这次的作文,不少同学就没有仔细审题,导致从一开始写就偏离了方向。

例文1: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知识的萌芽便散播人类的智慧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高度文明的当代,每一次社会的进步。无不显示出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知识就是力量!

当前,世界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民文化知识水平。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即使一个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但只要她有智慧的人民,有重视知识的传统,那就可以断言: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目前很富裕,却供养着一群"不学无术"之徒,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它一定会渐渐地衰落下去。

历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除了皇帝的开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得以充分发展。国内人才济济,国家力量强大、威震四海。

古时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被视作神的行为。每逢大旱,老百姓就杀猪宰羊。送上祭坛,磕头求神,听命道士呼凤唤雨。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太愚蠢可笑了,然而它正是没有知识而导致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知识,有了人工降雨的办法,即使遇上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老天"也不能卡我们的脖子了。人定胜天,就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

今年的新冠肺炎很严重,但是我们国家却能很好的控制疫情、了解病毒的结构、探究预防病毒的方法,这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知识后盾,以及有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医生团队,这使得我们更快的控制疫情的发展!

由此可见,国家的强大,繁荣,昌盛;人民的平安,幸福,安康离不开一个知识的力量!

【点评】这篇习作纵论古今,论述“知识就是力量”,但却忽视了题目中的“那一次”,忽视了题目中的“我”。跑题严重。

例文2:那一次,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提升人的品行,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幸福。所谓“立身以立学为先”,读书时,我们要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人如同花一样,要靠知识来修剪,才可以成为高贵正直的人,在读书时,做题时,无一不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在刷题时,我绞尽脑汁,然后算出答案的狂喜;在古诗文背后的文人谈话,明自世间的道理;在数学题的数字背后,可以感受了到数字的奥秘;在历史中可以感到不祖园经历的一切,让人心里逐生悲凉,又感慨祖国这些年的飞跃发展,这便是知识带给我们的百感交集,这一刻,我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

记得那次看过一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不甘平凡,不愿人生就此过一生,便早起经过那两山之间的吊锁,到山那边去上学,而那吊锁下便是万丈深渊,这不禁上让人脊背发凉,而谁又可想这个小孩无论雨雪风霜,炎热酷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此去学,他并不被老师们看好,天赋并不强,却凭借部那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出乎意料的成为了山中唯一个大学车,后来毕业又回到家乡支援山区小学,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次,我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

我观看这个影片后,我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它让人幸福,让人努力,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个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时代,我们必须用优结自己,唯有提起笔来,英勇战斗,才会前程万里,前程似锦。

【点评】这篇文章中的“那一次”,是一次观影活动。但在观影活动之前,作者已经用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来写自己对“知识的力量”的认识,相比较,文中的“那一次”就弱化了许多。另外,为照应题目,应再强调“那一次”

例3:那一次,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知识是一个益友,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知识是一把钥匙,知识是打开智慧的钥匙;知识是一艘小船,带我们慢慢驶向理想的彼岸。

   

小时喜欢看故事书,从中进入梦想的地方,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每次去超市,我总会偷偷跑到故事书专区,去翻阅那一本本我希望带回家的童话书,但家中已有不少的童话书了,妈妈也认为我不应该看这些童话书,应该看些科普类的书。每次,我会找到一个角落,待妈妈妈在专区慢慢买东西的时候,我囫囵吞枣地阅读着,待妈妈买完东西,我的欢乐时光也就结束了。

   

再长大些,我喜欢看名人故事,从中也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历史上有许多人都存追逐着知识,直到生命凋零的最后一刻,尽管他们已经有了渊博的知识,但他们还是在不断地探索看引人注目的知识。知识好比大海,而我们学到的,只是大海里的水。我们不断探索着边无际的知识。

   

知只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进步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好比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田;知识好比一团火焰,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知识好比一涌泉水,滋润了我们的心田。知识的力量比浪潮更强,它将为我们缔造美好的明无。

【点评】

这篇习作前面部分写出了“我”对书籍的喜爱,后面两个自然段写出了“知识的力量”,但是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即重议论,内容显得空泛,也不能契合文题。

例文4: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知识犹如成功的钥匙,为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知识是道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无论你有多么贫困,无论你有着怎样的经历,但凡有一颗想要得到知识的心,你的生活可以为此改变。

当我读到海伦,凯勒的经历时,我就为此感叹她的不平凡与伟大。是那无尽的知识改变了她的一生,尽管她看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但是知识给了她光明和希望。你无法想象一个人在无尽的黑暗中,有多么的痛苦与绝望,在无数次的梦想与希望之中,也就只能慢慢祈祷,但是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创造了奇迹。虽然她很不幸,在失去光明后也曾变得古怪,无礼,但是她的老师走进了她的内心,带她认识这个世界,教她许多知识,提她就张开了心灵的眼眼睛。

   

正是因为知识使她愉悦,使她开心,让她忘记痛苦,遨游在知识的海详,在知识之中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不得不承认知识的力量是天穷无尽的。我们眼前美好的世界不就是一代代人的知识结晶吗?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是知识的力量所造就的,但是我们还有许多未明白的问题等待着解决,也就是我们要勇于扩大知识范围所,所以知识也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感慨知识的力量,同时也要不断传承知识的结晶。我们的祖同日渐辉煌,我们的生活逐渐美好,都是人们努力学习知识的结果,所从我们要不断获得知识,寻求知识,为了日渐繁荣的祖国而奉南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评】作者从海伦.凯勒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了知识对命运的改变。但同样,作者丢失了文题中的“那一次”,写的是“那本书”、“那个人”,与题目缺少照应。如何把“那一次”放置在文中,如何在结束语中强调“那一次”,作者可再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